[实用新型]钢垫圈新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88228.4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4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林;黄文甫;刘传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龙文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43/00 | 分类号: | F16B43/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4 | 代理人: | 曾毓芳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垫圈 本实用新型 凸起 锯齿 连接稳定性 元件连接 波纹状 钢合金 固持 凸伸 侧面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垫圈新型结构,由矩形截面的钢合金制作而成,所述钢垫圈的表面设有波纹状锯齿,钢垫圈的侧面设有凸伸的凸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垫圈的凸起与其他元件连接时固持效果好,连接稳定性更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垫圈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钢垫圈的新型结构。
背景技术
垫圈是为螺丝止退而设计的,通常是单圈的圆柱螺旋弹簧,为提高其止退功能,也有一体式弹簧垫圈使用,其结构是平垫圈内圈开了多个翼,每个翼折成弹簧片。另一种与弹簧垫圈类似的用于止退的垫圈,是锯齿锁紧垫圈。但这种锁紧垫圈通常其厚度较小,是通过折拗的方式在垫圈内圈或外圈在平面上形成锯齿,在紧固时一是弹力较小,二是容易被压平,使止退功能仍不够强,三是垫圈的连接效果不够好,当于其他元件接触时,经常出现松动的现象,甚至有可能脱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结构,替代现有结构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增强固持效果的钢垫圈新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垫圈新型结构,由矩形截面的钢合金制作而成,所述钢垫圈的表面设有波纹状锯齿,钢垫圈的侧面设有凸伸的凸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垫圈新型结构,所述钢垫圈可设置为单圈螺旋状结构,也可设置为若干圈螺旋状结构。所述锯齿可单独设置于钢垫圈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也可同时设置于钢垫圈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钢垫圈的内侧的表面设有向外侧凸伸的凸起,该凸起也可设置于外侧的表面,或者同时设置于内外两侧。所述锯齿设置于钢垫圈的上下两面,每条锯齿是按垫圈轴线为中心的辐射线排列的,形成环形起伏的锯齿波纹。所述凸起可以设置为向外侧凸伸一定距离的形状,设置为圆柱形,三角形,或者锥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垫圈新型结构,所述钢垫圈的侧面设有凸伸的凸起,当与其他元件连接时固持效果好,连接稳定性更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钢垫圈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钢垫圈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具体揭示了一种钢垫圈1,该钢垫圈1由矩形截面的钢合金制作而成,所述钢垫圈1为圆柱形螺旋弹簧,弹簧的螺旋方向为左旋,使其在拧紧时螺丝尾部或螺母下端面及工件表面能相对垫圈滑动。其中,所述钢垫圈1可设置为单圈螺旋状结构,也可设置为若干圈螺旋状结构。
于钢垫圈1的上下两面均设有波纹状的锯齿3,每条锯齿3是按垫圈轴线为中心的辐射线排列的,形成环形起伏的锯齿波纹。每条锯齿的两个坡面中,迎向逆时针方向的一面为一与轴线平行的面,即拧紧时锯齿以斜面迎向螺丝尾部或螺母的下端面,而螺丝或螺母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拧松方向),锯齿以垂直面迎向螺丝尾部或螺母的下端面。所述锯齿3也可单独设置于钢垫圈1的其中一个表面,如上表面或者下表面。
所述钢垫圈1的内侧的表面设有向外侧凸伸的凸起2,该凸起2也可设置于外侧的表面,或者同时设置于内外两侧。该凸起2可以设置为向外侧凸伸一定距离的形状,如圆柱形,三角形,或者锥形等。该凸起2与其他元件连连接的时候,增加钢垫圈1与其他元件的固持效果。
本案所述的钢垫圈1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是弹性,使内外螺纹紧扣,松动阻力增大;二是锯齿两侧不同的坡度,使松动阻力增大;三是锯齿压入工件,使松动阻力增大;四是固持稳定,当与其他元件连接时固持效果好,连接稳定性更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龙文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龙文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882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六角通孔弯垫片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用于调整钻井套管生产线设备高度的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