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老年人安全拐杖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87824.0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14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汇;杨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A45B7/00 | 分类号: | A45B7/00;A45B1/00;A45B9/00;A45B9/02;A45B3/00;A45B3/02;A45B3/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欢 |
地址: | 3003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杖体 安全拐杖 本实用新型 弹簧块 圆环 的卡箍结构 螺栓 结构连接 均匀设置 卡箍结构 一端开口 支撑结构 开口处 环周 卡孔 拐杖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拐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老年人安全拐杖,包括杖体结构以及与所述的杖体结构连接的支撑结构;所述的杖体结构包括固定杖体以及套设在所述的固定杖体外部的活动杖体;所述的固定杖体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弹簧块,所述的活动杖体上对应多数的弹簧块设置有多个卡孔;所述的活动杖体环周设置有多个卡箍结构;所述的卡箍结构包括套设在所述的活动杖体上的一端开口的圆环以及设置在所述的开口处用于调整所述的圆环大小的螺栓。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的不易绊倒的老年人安全拐杖,满足老年人的行走需求,尤其适于独居老人的日常生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拐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老年人安全拐杖。
背景技术
民政部公布的《2016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截至2016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3亿,占总人口的16.7%。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人口将增加到2.55亿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这些新增的老年人口,大都经历了独生子女计划的时期,子女成家后,留下老人独居也成为了社会的普遍现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腰椎和腿部关节功能都会发生退化现象。一般老年人,尤其是独居的老年人为了行走的稳定,不易摔跤,行走中时常会使用拐杖。现有的拐杖产品更多的注重其材质的轻便,便于携带,以及拐杖的稳定性问题。较为常见的老年人拐杖有两类,一类是只有一个设计成圆台状支脚的拐杖,此类拐杖通过增大拐杖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稳定性;另一类是四脚型拐杖,此类拐杖象凳子的四个脚那样支撑于地,因此老人行走时按住拐杖不易摇晃。第一类拐杖,对于一些年龄加大,肢体迟缓平衡性差的老年人来说并不稳定,而第二类四脚拐杖几乎己成为现今老人行走的必备用具。然而,此类拐杖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就是在行走时如果拐杖离脚过近,支脚容易将人绊倒,一旦将老人绊倒,常常会出现重大险情。
同时,市面上现有的拐杖功能单一,并不能满足独居老人的生活需求。随着独居老人的日益增多,创造一种不易绊倒的多功能安全拐杖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老年人安全拐杖。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老年人安全拐杖,包括杖体结构以及与所述的杖体结构连接的支撑结构;
所述的杖体结构包括固定杖体以及套设在所述的固定杖体外部的活动杖体;所述的固定杖体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弹簧块,所述的活动杖体上对应多数的弹簧块设置有多个卡孔;所述的活动杖体环周设置有多个卡箍结构;所述的卡箍结构包括套设在所述的活动杖体上的一端开口的圆环以及设置在所述的开口处用于调整所述的圆环大小的螺栓。
所述的固定杖体以及所述的活动状体均包括竖直部、弯折部以及水平部。
所述的支撑结构包括与所述的固定杖体固定连接的固定座以及设置在所述的固定座下端四角的支脚单元;所述的固定座为长方体状或者正方体状结构,所述的支脚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固定座下端其中三角的固定支脚单元以及另外一角的活动支脚单元。
所述的活动支脚单元包括通过轴承与所述的固定座垂直连接的转轴、设置在所述的转轴下端的轴套、与所述的转轴垂直设置并与所述的轴套连接的连接杆以及垂直所述的连接杆设置的活动支脚;所述的固定座底部还设置有两个限位柱,所述的限位柱设置于所述的连接杆的左右两侧用以限制所述的活动支脚的转动角度。
所述的活动支脚底部安装有滑轮;所述的固定支脚单元包括固定支脚以及设置在所述的固定支脚底部的防滑套。
还包括雨伞支撑结构;所述的雨伞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活动杖体的弯折部内侧的套杆、设置在所述的套杆内的支杆、设置在所述的支杆顶端的提环以及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的套杆外部的用于固定支杆与雨伞杆的固定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878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