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电子束辐照灭菌的负压引流袋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87697.4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7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阳;王鑫春;杨伟芳;刘晓飞;成孟利;刘帅;赵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4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体 灭菌 袋体 废液口 本实用新型 电子束辐照 负压引流袋 抽出口 耐辐照 吸入口 废液 盖帽 高能电子束辐照 物理机械性能 一体注塑成型 聚丙烯注塑 聚乙烯材料 耐辐照材料 辐照 产品颜色 吹塑成型 单向阀 覆盖体 入口处 上端 发黄 下端 制备 成型 配合 | ||
一种适用于电子束辐照灭菌的负压引流袋,包括袋体和盖体,所述袋体上端包覆盖体下端,所述盖体上侧设置有吸入口、抽出口、废液口,所述吸入口、抽出口和废液口均与袋体相连通,盖体上连接有和废液口相配合的废液盖帽,所述废液盖帽和盖体为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吸入口处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抽出口处设置有止溢阀,其特征在于袋体由耐辐照聚乙烯材料经过吹塑成型,所述盖体为耐辐照聚丙烯注塑成型;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医用耐辐照材料制备,灭菌采用高能电子束辐照进行灭菌,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辐照后的产品颜色不发黄,物理机械性能不下降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子束辐照灭菌的负压引流袋。
背景技术
医用耗材的使用安全性关系到每个人及家庭,消毒灭菌是医用耗材安全使用的关键屏障。常用的灭菌方式是环氧乙烷灭菌,但一些材料对环氧乙烷吸附能力较强,导致解析不彻底,残留的环氧乙烷对人体有一定副作用,过多的吸收会致使中毒甚至致癌。
随着医疗器械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医疗产品的安全要求逐步提高,辐照灭菌因其灭菌彻底,速度快,可连续作业等优点慢慢成为重要灭菌方式之一。电子束辐照灭菌相比较γ灭菌具有安全、无放射源污染,无残留、完成灭菌速度快等优点。其对温度环境无特殊要求,可以解决环氧乙烷灭菌中的一些潜在隐患。
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袋为高分子材料制品,经过电子束辐照灭菌后,大分子中存在的自由基在电子束能量作用下诱发大分子链发生降解作用,出现黄变现象,影响产品外观,且伴随物理机械性能下降等,这些问题抑制了该产品对辐照灭菌手段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无污染、无残留、无需解析且无黄变现象出现的适用于电子束辐照灭菌的负压引流袋。
一种适用于电子束辐照灭菌的负压引流袋,包括袋体和盖体,所述袋体上端包覆盖体下端,所述盖体上侧设置有吸入口、抽出口、废液口,所述吸入口、抽出口和废液口均与袋体相连通,盖体上连接有和废液口相配合的废液盖帽,所述废液盖帽和盖体为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吸入口处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抽出口处设置有止溢阀,其特征在于袋体由耐辐照聚乙烯材料经过吹塑成型,所述盖体为耐辐照聚丙烯注塑成型。
上述一种适用于电子束辐照灭菌的负压引流袋,所述袋体与盖体紧固方式为超声波焊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医用耐辐照材料制备,灭菌采用高能电子束辐照进行灭菌,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辐照后的产品颜色不发黄,物理机械性能不下降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电子束辐照灭菌的负压引流袋,包括袋体1和盖体2,所述袋体1上端包覆盖体2下端,所述盖体2上侧设置有吸入口3、抽出口4、废液口5,所述吸入口3、抽出口4和废液口5均与袋体1相连通,盖体2上连接有和废液口5相配合的废液盖帽6,所述废液盖帽6和盖体2为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吸入口3处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抽出口4处设置有止溢阀,袋体1由耐辐照聚乙烯材料经过吹塑成型,所述盖体2为耐辐照聚丙烯注塑成型,所述袋体1与盖体2紧固方式为超声波焊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耐辐照聚丙烯材料制备,灭菌采用高能电子束辐照进行灭菌,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辐照后的产品无黄变现象发生,且物理机械性能不下降。
本实用新型采用高能电电子束灭菌,不需要进行解析,可以避免常规化学方法(环氧乙烷)灭菌对大气的污染、对医护人员和患者存在潜在的危害的缺点,具有灭菌彻底、无污染、无残留,保留时间长等优点,是有一种安全、简单、无毒、保存时间长的负压灭菌袋。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876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胆汁负压引流罐
- 下一篇:多层腔隙阶梯负压体表胸膜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