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86536.3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9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平斌;唐志明;吴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杰智电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0111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装置 调节装置 铰接端 铰接 第二检测 电缆检测 电缆 连接电缆 枢转点 反转 正转 本实用新型 驱动 电缆头部 工作性能 电缆盘 检测 盘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缆检测设备,用于检测电缆的工作性能,电缆盘绕于电缆盘上,包含:第一检测装置,连接电缆的头部;第二检测装置,连接电缆的尾部;第一调节装置,与第一检测装置铰接,且与第一检测装置相互铰接的部位为第一铰接端;第二调节装置,与第二检测装置铰接,且与第一检测装置相互铰接的部位为第二铰接端;其中,第一调节装置驱动第一检测装置以第一铰接端为枢转点进行正转或反转至与电缆头部的倾斜角度相同的位置;第二调节装置还用于驱动第二检测装置以第二铰接端为枢转点正转或反转至与电缆尾部的倾斜角度相同的位置,从而降低电缆的检测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缆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电缆检测设备作为一种用来检测电缆工作性能的实验设备,广泛应用于电缆生产制造领域,在现有技术中,电缆检测设备一般包含有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其中第一检测装置与电缆的头部相连,第二检测装置与电缆的尾部相连,在实际情况中,电缆生产完成后一般会缠绕于电缆盘上,因此电缆的头部和尾部均朝电缆盘的缠绕方向弯折,而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则是水平放置的,因此在实际检测过程中,一般需要工作人员调整电缆的角度使之水平放置才可与检测设备连接,而超高压电缆一般强度和硬度都很大,因此工作人员需要花费较大的力气和较长的时间才能使电缆处于水平放置的状态,从而提高了电缆的检测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检测设备,能够降低电缆的检测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缆检测设备,用于检测电缆的工作性能,所述电缆盘绕于电缆盘上,包含:
第一检测装置,用于连接所述电缆的头部;
第二检测装置,用于连接所述电缆的尾部;
第一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铰接,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且所述第一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相互铰接的部位为第一铰接端;
第二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二检测装置铰接,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且所述第一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相互铰接的部位为第二铰接端;
其中,所述第一调节装置还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以所述第一铰接端为枢转点进行正转或反转;所述第二调节装置还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以所述第二铰接端为枢转点正转或反转。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电缆检测设备包含:支撑第一检测装置的第一调节装置、支撑第二检测装置的第二调节装置,并且第一调节装置用于驱动第一检测装置进行正转或反转,第二调节装置用于驱动第二检测装置进行正转或反转,因此在实际检测中,可通过第一调节装置驱动第一检测装置转动至合适位置,以保证第一检测装置的倾斜角度与电缆头部的倾斜角度相同,以方便第一检测装置与电缆的头部连接,同时通过第二调节装置驱动第二检测装置转动至合适位置,以保证第二检测装置的倾斜角度与电缆尾部的倾斜角度相同,以方便第二检测装置与电缆的尾部连接,从而使得工作人员不必花费较大的力气调整电缆的角度,就可方便地对电缆进行检测,从而降低了电缆的检测难度。
另外,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
第一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并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铰接;
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以所述第一铰接端为枢转点进行正转或反转;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件还用于在驱动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正转或反转至预设位置时,配合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支撑所述第一检测装置。
另外,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
第一支撑板;
第一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并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进行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杰智电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杰智电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865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