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蟹笼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84978.4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6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方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80/00 | 分类号: | A01K80/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周永刚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蟹笼 上框架 下框架 支撑杆 笼体框架 网衣 下端 本实用新型 活动连接 荧光浮球 占用空间 折叠状态 进蟹口 趋光性 虾蟹类 永磁条 中心处 状态时 上端 折叠 减小 捕捞 储存 运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蟹笼,包括笼体框架和设置在所述笼体框架外侧的网衣,所述笼体框架包括上框架和下框架,在位于所述上框架外侧的网衣上开有进蟹口,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的内侧分别设置有荧光浮球和永磁条,所述下框架沿直径设置有连杆,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上框架活动连接,当所述蟹笼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下框架连接,当所述蟹笼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连杆的中心处连接。利用虾蟹类动物的趋光性和趋磁性,提高捕捞效率,同时该蟹笼可以折叠,便于蟹笼的运输和储存,减小占用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捞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蟹笼。
背景技术
蟹笼作为一种常用的捕捞器具,在蟹笼中放置诱饵并将蟹笼安放在江河湖海等水域时,可以诱捕虾蟹。现有的虾蟹笼一般都是通过诱饵来诱捕虾蟹的,方式单一,捕捞效率低,且必须频繁更换诱饵。并且,由于蟹笼的框架一般采用铁制,如果蟹笼不能折叠的话,不便于蟹笼的运输和储存,占用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蟹笼,增加诱饵方式,利用虾蟹类动物的趋光性和趋磁性,提高捕捞效率,同时该蟹笼可以折叠,便于蟹笼的运输和储存,减小占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蟹笼,包括笼体框架和设置在所述笼体框架外侧的网衣,所述笼体框架包括上框架和下框架,在位于所述上框架外侧的网衣上开有进蟹口,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的内侧分别设置有荧光浮球和永磁条,所述下框架沿直径设置有连杆,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上框架活动连接,当所述蟹笼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下框架连接,当所述蟹笼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连杆的中心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卡勾,当所述蟹笼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卡勾与所述下框架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的中心处设置有环形扣,当所述蟹笼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卡勾与所述环形扣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3-4个。
进一步的,在位于所述支撑杆外侧的网衣且靠近所述下框架处开有出蟹口。
进一步的,所述出蟹口位于相邻的两个支撑杆之间,所述出蟹口的上部设置有网绳,所述网绳与所述网衣连接。
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所述出蟹口之间通过网绳间隔开。
进一步的,所述出蟹口的数量为3-4个。
进一步的,所述进蟹口的数量为2-3个。
进一步的,所述笼体框架涂有保护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蟹笼,通过在笼体框架上设置荧光浮球和永磁条,利用虾蟹的趋光性和趋磁性,增加诱捕方式,提高诱捕效率;通过设置可活动的支撑杆,实现笼体的折叠与打开,便于运输和储存,减小占用空间;通过在网衣靠近下框体的一侧开设出蟹口,对于进入蟹笼内的一些幼蟹,可以从该出蟹口中出去,便于蟹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在笼体框架上涂保护涂层,延长铁制笼体框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省略网衣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框架,2-下框架,3-支撑杆,4-连杆,5-进蟹口,6-出蟹口,8-荧光浮球,9-永磁条,10-卡勾,11-环形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849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