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水再利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84723.8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6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江敏辉;邓伟斌;邓海鹏;郭瑞卿;江佩文;汤钰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景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禹小明 |
地址: | 516083 广东省惠州市惠州大亚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水池 控制装置 低成本 再利用 雨水 中央控制处理器 雨水利用系统 雨水综合利用 自动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 高可靠控制 水位传感器 水循环控制 清洗功能 数字电路 高可靠 设备间 浮标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水再利用控制装置,包括蓄水池、电机、水位传感器和中央控制处理器,其通过改变以往的PLC控制与浮标控制,但这两种都有自身的明显的缺点,而采用新的数字电路来控制蓄水池的工作与清洗功能,这有利于解决雨水利用系统中,蓄水池或设备间水循环控制的低成本高可靠控制难题,导入该低成本高可靠的自动控制系统有利于雨水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再利用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雨水再利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雨水再利用装置领域,因过去的雨水再利用装置设计不完善,存在投入与维修费用高,或可靠性与安全性差,精度低,这容易导致整体检测系统出现紊乱,导致有偏差,无法正常工作,甚至重新启动后依旧没有任何作用,只能找专业人员来维修和查找原因进行处理,无形当中增加了成本,且依旧存在隐患无法彻底解决问题,所以需要一种雨水再利用装置,既有抗干扰能力,又能提升设备安全保护性能和智能的运行系统,减少成本的同时,提高其可靠性与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供雨水再利用控制装置,有利于增加其可靠性与安全性,为此提供了一种雨水再利用控制装置,包括蓄水池、电机、水位传感器和中央控制处理器,蓄水池均与电机和水位传感器相连,中央控制处理器均与电机和水位传感器相连,中央控制处理器由与非门、驱动放大三极管和继电器组成,与非门分为与非门NAND1、与非门NAND2和与非门NAND3,与非门NAND1的输出端Y1和与非门NAND2的输出端Y2分别与非门NAND3的两个输入端A3、B3相连,与非门NAND3输出端Y3和与非门NAND2其中一个输入端B2相连,与非门NAND3的输出端Y3和驱动放大三极管的基极连接,驱动放大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继电器14端相连,继电器15端与电压正极相连,通过此连接方式,就可以完成通过水位传感器将水位数据传给中央控制处理器,里面的与非门做出信号处理并放大后,交给继电器是否触发开关的判断,从而控制电机是否需要启动的操作,从而控制蓄水池的水位。
优选的,蓄水池的底部设置了水泵,通过控制水泵来控制蓄水池水位的高低。
优选的,水位传感器分布在蓄水池的最低水位处、高于最低水位处和底部,从而便于让水位传感器了解蓄水池的水位高低,从而做出一系列的判断操作。
优选的,驱动放大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压负极连接,驱动放大器可以将从与非门NAND3输出端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使其信号足以触发继电器工作。
优选的,中央控制处理器内,还包括电阻与滤波电容,电阻包括R2、R3、R4、R5和R6;R2与R6均和与非门NAND1的输入端A1相连,R3和与非门NAND1的输入端B1相连,R4与R5均和与非门NAND2的输入端A2相连,电阻的作用主要是起稳压作用,使电压减小,防止电压过大损坏元器件或影响元器件的工作。
优选的,滤波电容的两端分别与电压正负极相连,主要是在电源整流电路中,用来滤除交流成分,平滑直流输出,使得电子电路的工作性能更加稳定。
本一种雨水再利用控制装置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提高安全性与可靠性,人性化设计。当处于低水位时,确保水泵停止运转,并自动接入市政供水系统,保障生产需求;当在清洗状态时,保持适当水位进行循环清洗,清洗完毕自动进入排污程序,污水泥浆排除后自动停机,保护设备安全;在任何时候确保设备间自动排除积水和确保设备安全,且当处于蓄水池洪水期超高水位自动泄洪。
2.实用性强,降低成本。当解决雨水利用系统中,蓄水池或设备间水循环控制的低成本高可靠控制难题,导入该低成本高可靠的自动控制系统有利于雨水综合利用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雨水再利用控制装置的流程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雨水再利用控制装置的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景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景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847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