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细胞溶液的无气泡微流控进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84593.8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7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华;刘志安;胡嘉华;戴明飞;张贵雪;钟山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江苏省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M1/12 | 分类号: | C12M1/12;C12M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10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胞溶液 反流 缓冲液 细胞进样单元 微流控芯片 辅助单元 缓冲液瓶 进样装置 加压泵 微流控 空气无菌过滤器 影响分离效率 本实用新型 无菌过滤器 压力释放阀 自动化控制 阀门连接 临床应用 生化仪器 医学研究 柱体下部 推动管 阀门 柱体 流动 去除 生物学 捕获 连通 细胞 便利 引入 制造 | ||
1.一种细胞溶液的无气泡微流控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细胞进样单元(1)、气泡反流单元(2)及缓冲液辅助单元(3);其中,所述细胞进样单元(1)包括细胞溶液管(101)、推动管内的细胞溶液向气泡反流单元(2)流动的第一加压泵(102)和空气无菌过滤器(103);所述缓冲液辅助单元(3)包括缓冲液瓶(301),推动瓶内的缓冲液向气泡反流单元(2)流动的第二加压泵(302)和溶液无菌过滤器(303);所述气泡反流单元(2)包括气泡反流柱(201),柱体下部通过第一阀门(203)分别与细胞溶液管和微流控芯片连通,柱体上部通过第二阀门(204)分别连接缓冲液瓶和压力释放阀(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气泡微流控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溶液管(101)上设有第一密封盖(104),第一加压泵(102)和空气无菌过滤器(103)通过第一支管(105)连通并将该支管伸入密封盖内;第二支管(106)一端通过第一阀门(203)接入气泡反流柱(201)下部,另一端穿过密封盖伸入细胞溶液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气泡微流控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液瓶(301)上设第二密封盖(304),第二加压泵(302)通过第三支管(305)接入该密封盖内;第四支管(306)的一端穿过缓冲液瓶密封盖伸入缓冲液内,另一端连接溶液无菌过滤器(303),溶液无菌过滤器(303)通过第五支管(307)接入第二阀门(204),从而连通气泡反流柱(201)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无气泡微流控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为双孔橡皮密封盖。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无气泡微流控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为PTFE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气泡微流控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203)和第二阀门(204)为三通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气泡微流控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无菌过滤器(103)和溶液无菌过滤器(303)为滤膜过滤器,其中,过滤器的孔径为0.1~0.22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气泡微流控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反流柱(201)的柱体长度为5~1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江苏省肿瘤医院),未经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江苏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8459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