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硬智控床垫的气泵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84171.0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3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付存谓;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想能睡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5/04 | 分类号: | F04B35/04;F04B41/06;F04B39/00;F04B39/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戚正云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泵体 气泵 底座 床垫 出气气道 往复件 本实用新型 进气气道 出气管 出气口 进气管 壳体 电磁铁 侧面设置 底座内部 壳体内部 气泵技术 运行过程 永磁体 等极 隔膜 连通 噪声 震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泵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软硬智控床垫的气泵,包括壳体、底座及设置在壳体内部两端的泵体,在两个泵体之间设置有往复件,在往复件上固定两块永磁体,在两个泵体之间的往复件两侧分别设置有电磁铁;两个泵体的出气口朝向底座;在壳体与底座之间设置有一层隔膜;所述的底座的侧面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底座内部设置有进气气道和出气气道,进气气道与进气管连接,出气气道与出气管连接,所述的泵体的出气口与出气气道连通。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软硬智控床垫的气泵,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能有效的提升了气泵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而且噪声等极小,气泵运行的震动也较小;安装使用更加简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泵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软硬智控床垫的气泵。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床垫上所使用的气泵一般为单气泵形式,其体积较大,而且噪声大;另外因为无合理的气道设计造成出风与进风之间容易产生干涉,影响出风进风效率,而且使得气泵的震动大,影响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进气出气互不干涉、运行平稳的软硬智控床垫的气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软硬智控床垫的气泵,包括壳体、底座及设置在壳体内部两端的泵体,在两个泵体之间设置有往复件,在往复件上固定两块永磁体,在两个泵体之间的往复件两侧分别设置有电磁铁;两个泵体的出气口朝向底座;在壳体内部的四个角上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中心设置有螺孔,在壳体与底座之间设置有一层隔膜;所述的底座的侧面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底座内部设置有进气气道和出气气道,进气气道与进气管连接,出气气道与出气管连接,所述的泵体的出气口与出气气道连通,在隔膜上设置有进气孔,所述的进气气道通过进气孔与壳体内部连通;在底座上设置有与螺孔对应的安装孔。
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两端的泵体及往复件的设计,实现两个泵体交错出气,而且出气气道与进气气道的独立设计,实现进气过程与出气过程相互分隔,两者之间不会存在干涉,从而运行更加平稳,能减少壳体的震动及降低噪声。
所述的底座包括底壳和盖体,底壳和盖体配合形成中空腔体结构;在底壳的一个侧面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在底壳内部设置有一条挡板,所述的挡板将底壳分为两个独立的腔体,其中一条沿着底壳的侧壁形成细长的通道,该通道为出气气道,另外一个大面积腔体为进气气道;所述的泵体的出气口均位于出气气道的两端,出气气道两端与泵体的出气口连接处的腔体为缓冲腔,缓冲腔大于出气气道的其余区域。该结构的设计,利用缓冲腔的设计,将由泵体输出的高速气流进行缓冲,迅速扩散,从而实现气流输出平稳,能有效的减少噪声、震动等,提升运行的稳定性;而输送过程中的细长出气气道,能使得气流输送稳定,避免过多窜气而造成气流波动,产生震动等情况。而大面积的进气气道,能有效的确保进气的供应,使进气气流更为稳定。
所述的出气管位于其中一个泵体的出气口所对应的侧面上,出气管位于缓冲腔的侧边,且在缓冲腔与出气管之间设置有隔板,缓冲腔与隔板之间的出口与出气气道连通,缓冲腔与隔板之间的出口小于出气气道。该隔板的设计,能有效的避免缓冲腔的气流直接进入出气管,缓冲腔的气流先经过隔板与缓冲腔的出口形成气流加速,从而该气流与出气气道内流过的气流的速度基本保持一致,从而两者气流混合过程中更加平稳,不会产生涡流等情况,提升平稳性,降低噪声等。
在缓冲腔内设置有缓冲片,缓冲片以泵体出气口对应处为中心沿着半径方向向外延伸至缓冲腔的侧壁;缓冲片在竖直方向的高度小于底壳的在竖直方向的高度。该结构的设计,能快速将由泵体的出气口输出的高速气流进行快速分散,分散效果更加,从而避免气流产生过大的波动。
在底壳中心的进气气道内设置有若干个缓冲板,缓冲板以进气气道的大面积腔体的中心为中心沿着半径方向向外延伸,且缓冲板与进气气道的侧壁之间存在间隙;缓冲板在竖直方向的高度小于底壳在竖直方向的高度。该结构的设计,能有效的避免进气气道内部的气流发生过多的涡流等,提升进气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想能睡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想能睡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841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级压缩式空气压缩机
- 下一篇:一种使用寿命长的真空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