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成型绕组端部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84147.7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10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棋;尧伟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清华泰豪三波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0 | 分类号: | H02K15/00;H02K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11410 | 代理人: | 钟锦舜 |
地址: | 330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部固定装置 成型绕组 侧壁 固定装置 过线槽口 生产效率 折弯位置 整形工序 偏移 胶木板 扁线 绕制 铣削 折弯 加工 | ||
一种成型绕组端部固定装置,它用胶木板加工而成,固定装置的一端为方形,另外一端为半圆形。方形端侧壁开有U形槽,半圆形端、半圆形端与方形端之间的侧壁都铣削有过线槽口。确保扁线在绕制时折弯位置不发生偏移,折弯角度更加准确,减少端部线的整形工序,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型绕组端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线圈中常用的线规分为圆线和扁线两种,在相同面积下,使用扁线比使用圆线的槽满率更高,可使电机铁心利用率更高,此外用扁线绕制线圈,端部更易整形,从而使电机外形更紧凑,体积更小。在军品领域,对发电机的外形的要求越来越高,体积小是军用发电机的发展趋势,因此扁线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然而扁线加工过程中,在绕线模上绕制成型时,绕线模产生的巨大拉力,很容易使线圈的折弯位置发生偏移,且线圈的折弯角度折弯不到位,最终导致线圈端部无法满足图纸要求。而扁线在绕制成型后,形状不可复原,无法返工,这样很容易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为了使扁线在绕制时折弯位置不发生偏移,折弯角度更加准确,绕制时抵消绕线模的巨大拉力,特设计一种成型绕组端部固定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型绕组端部固定装置,能确保扁线在绕制时端部始终保持确定长度,折弯位置不发生偏移,折弯角度折弯到位,减少端部线的整形工序,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成型绕组端部固定装置,其采用一定厚度的胶木板加工而成,固定装置的一端为方形,开有U形槽;另外一端为半圆形,在半圆形端、半圆形端与方形端之间的侧壁上都铣削有过线槽口。方形端的U形槽的槽口的宽度大于绕线模的厚度,这可使固定装置使用时能放置在绕线模上。半圆形端、半圆形端与方形端之间的侧壁的过线槽口铣削宽度要大于绕制的绕组线规宽度,过线槽口的铣削深度要小于绕制的绕组线规厚度,这样使线圈能更好的放置在过线槽内,且不会损伤线的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一种成型绕组端部固定装置,扁线在绕制时折弯位置不发生偏移,折弯角度更加准确,绕制更方便,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A和图1B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成型绕组端部固定装置,它由厚度为D的胶木板加工而成,一端为方形12,另外一端为半圆形 11。方形端12在侧壁开有宽度为a,深度为b的U形槽,宽度a的尺寸要大于绕线模的厚度,使固定装置能直接安装在绕线模上。沿固定装置的半圆形端11、半圆形端11与方形端12之间的侧壁铣削一条宽度为 x,深度为y的过线槽口,x的尺寸略大于绕制的绕组线规宽度,y的尺寸略小于绕制的绕组线规厚度。如图2所示,使用时,按图纸,预留好扁线(绕组2)端部21线的长度,确定折弯位置22;将扁线放置在绕线模3上的成型槽内,固定装置1安装在绕线模3上,使固定装置1上的过线槽口、绕线模3上槽口,扁线三者对齐;如图2所示,在将扁线在固定装置1上沿缠绕方向13放置。然后再用扎带将放置在固定装置1 上的扁线绑紧,扁线和扎带之间垫一层羊毛毡,使摩擦力更大。最后启动绕线模3,开始制作成型绕组线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清华泰豪三波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清华泰豪三波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841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