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苗木种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81287.9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4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丽;顾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晓丽 |
主分类号: | A01C5/04 | 分类号: | A01C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杆 驱动杆 支撑杆 挖土 本实用新型 打孔电机 苗木种植 底端 铰接 左端 底部四角处 螺纹短杆 曲线运动 传统的 连接杆 万向轮 杆体 省时 手扶 铁钎 省力 起落 转动 替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苗木种植装置,包括四个支撑杆,所述四个支撑杆的底端均设有万向轮,所述四个支撑杆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在顶板的底部四角处,所述顶板的中部设有驱动杆孔,所述顶板的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的底端,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右侧固定安装有螺纹短杆的左端,所述固定杆的中部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的左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杆和第二杆体铰接,第二杆和打孔电机顶部的驱动杆铰接,挖土时,转动第一杆时第一杆的曲线运动变成驱动杆的直线运动,来控制打孔电机的起落,此装置不用人们亲自手扶挖土,省时省力,只需操作第一杆即可,此装置也可替代传统的铁钎挖土方式,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苗木种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苗木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苗木是具有根系和苗干的树苗,凡在苗圃中培育的树苗不论年龄大小,在未出圃之前,都称为苗木,在苗木种植时,常常会挖出种植苗木所用的苗木坑,目前人们在为苗木挖坑时,都是用铁钎,这样挖坑效率较低,而且人们也会感到非常疲倦,而且现在也有很多挖坑器,但都需要人们亲自手扶进行挖土,较为费力,为此,我们提出苗木种植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苗木种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苗木种植装置,包括四个支撑杆,所述四个支撑杆的底端均设有万向轮,所述四个支撑杆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在顶板的底部四角处,所述顶板的中部设有驱动杆孔,所述顶板的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的底端,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右侧固定安装有螺纹短杆的左端,所述固定杆的中部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的左端,所述连接杆的右端铰接在第一杆的顶端左侧,所述第一杆的底端左侧铰接在伸缩杆的右端,所述第一杆的底端右侧铰接在第二杆的顶端左侧,所述第二杆的底端右侧铰接在驱动杆的顶端左侧,所述驱动杆的底端穿过驱动杆孔和打孔电机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打孔电机的底部设有转杆,所述转杆上设有排土叶片。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推杆的右端。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顶部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所述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上分别设有左通孔和右通孔,所述左通孔和右通孔内均设有橡胶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杆和第二杆体铰接,第二杆和打孔电机顶部的驱动杆铰接,挖土时,转动第一杆时第一杆的曲线运动变成驱动杆的直线运动,来控制打孔电机的起落,此装置不用人们亲自手扶挖土,省时省力,只需操作第一杆即可,此装置也可替代传统的铁钎挖土方式,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右视图。
图中:1、支撑杆,2、万向轮,3、顶板,31、驱动杆孔,4、固定杆,5、螺纹短杆,6、连接杆,7、第一杆,8、伸缩杆,9、第二杆,10、驱动杆,11、打孔电机,12、转杆,13、排土叶片,14、推杆,15、第一固定体,151、左通孔,16、第二固定体,161、右通孔,17、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晓丽,未经郭晓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812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用挖坑机
- 下一篇:一种高效玉米施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