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汽补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81227.7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5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巨浪;沈序清;曾孝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红旗油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00 | 分类号: | F22B3/00;F22B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305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弥牟镇站***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管道 蒸汽 罐体 补充装置 低压蒸汽 使用设备 压力感应 补气管 出气口 电连接 控制仪 气动阀 止回阀 探头 本实用新型 罐体顶部 一端连接 自动平衡 出气端 出水口 进水口 补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补充装置,包括罐体、设于罐体一侧的进水口、设于罐体顶部的出气口和设于罐体底部的出水口,所述出气口连接有用于输送蒸汽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止回阀,所述第一管道上位于止回阀的出气端连接有补气管,所述补气管上设有气动阀,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连接低压蒸汽使用设备,所述第一管道靠近低压蒸汽使用设备的一端设有压力感应探头,所述压力感应探头电连接控制仪,所述控制仪电连接所述气动阀,具有自动平衡补充蒸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汽补充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含有蒸汽的冷凝水从罐体的进气口进入,在罐体内去除大部分的水分,蒸汽从出气口进入输气管道,输气管道将蒸汽输入到使用设备中,具有热势能的蒸汽能够在使用设备中,将热势能转换为动能,为使用设备提供能量,而当输气管道内的蒸汽压力不足时,即罐体内的蒸汽供应不足,工作人员无法得知,导致使用设备中的蒸汽不足继而无法正常的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补充装置,具有自动平衡补充蒸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蒸汽补充装置,包括罐体、设于罐体一侧的进水口、设于罐体顶部的出气口和设于罐体底部的出水口,所述出气口连接有用于输送蒸汽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止回阀,所述第一管道上位于止回阀的出气端连接有补气管,所述补气管上设有气动阀,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连接低压蒸汽使用设备,所述第一管道靠近低压蒸汽使用设备的一端设有压力感应探头,所述压力感应探头电连接控制仪,所述控制仪电连接所述气动阀。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含蒸汽的冷凝水从进水口进入罐体内部,蒸汽从顶部的出气口进入第一管道,具有热势能的蒸汽经过止回阀再到低压蒸汽使用设备,将热势能变为低压蒸汽使用设备需要的机械能,而在蒸汽经过第一管道,止回阀使得蒸汽只能朝着一个方向流动,即向低压蒸汽使用设备流动,防止蒸汽倒流,当第一管道内的压力不足,即罐体内的蒸汽供应不足,压力感应探头将信号传递给控制仪,控制仪控制气动阀开启,蒸汽从补气管进入低压蒸汽使用设备,当蒸汽达到低压蒸汽使用设备的需求量时,压力感应探头发出信号,控制仪控制气动阀关闭,具有自动且平衡补充蒸汽的特点。
进一步,所述罐体内位于出气口设有高水位阻水装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还有蒸汽的冷凝水不断进入罐体至出气口附近,高水位阻水装置工作,阻水冷凝水从出气口进入第一管道。
进一步,所述高水位阻水装置包括连接于出气口的活动件和连接于活动件的阻水塞,所述阻水塞在水位上升至某一位置后与出气口配合,所述阻水塞远离出气口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设有第一浮球。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冷凝水至出气口附近时,第一浮球受到冷凝水竖直向上托的力,即浮力,活动件在出气口内向上移动,阻水塞向出气口移动至与出气口配合,达到阻液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活动件包括固定于出气口的固定架和穿设于固定架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阻水塞。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阻水塞向上移动时,滑动杆在固定架上移动,使得阻水塞的位置可变化。
进一步,所述阻水塞呈等腰梯形,所述阻水塞的对称轴与所述出气口的对称轴在同一条线上。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阻水塞等腰梯形的设置使得阻水塞易于与出气口配合。
进一步,所述罐体内设有水位检测装置,所述水位检测装置包括设于罐体内壁一侧的液位仪、与液位仪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杆和连接于第二连杆的第二浮球,所述液位仪的一端连接控制线,所述控制线连接抽水泵,所述出水口连接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远离出水口的一端与抽水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红旗油脂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红旗油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812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