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新型喷淋装置的抛落艇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81079.9 | 申请日: | 2018-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7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 发明(设计)人: | 邓均洪;钱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华斯曼利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59/08 | 分类号: | B63B59/08;B63B2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李波 |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艇体 分离器 喷水挡板 喷淋管 喷淋 底阀 本实用新型 弧形结构 喷淋装置 抛落艇 喷淋嘴 清洗 水管连接水泵 出水接口 淡水冲洗 进水接口 供水柱 固定孔 入水口 水柱 灌入 水泵 流出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新型喷淋装置的抛落艇,包括艇体、喷淋分离器和艇底阀,该艇体内侧顶部设有喷淋管,喷淋管上设置有若干可供水柱流出的喷淋嘴,艇体在该喷淋嘴四周设有用于固定喷水挡板的固定孔,喷水挡板的底部为弧形结构。喷淋分离器设于艇体内侧上方,喷淋分离器上方设置有若干可供喷淋管插入的出水接口,喷淋分离器下方设置有通过水管连接水泵的进水接口。艇底阀设于艇体内侧底部,水泵通过该艇底阀连接艇体底部的入水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喷水挡板的底部为弧形结构,因此水柱与喷水挡板碰撞后更加分散,覆盖范围更广;清洗艇体时可通过淡水冲洗接口向喷淋管内灌入淡水,从而对艇体外侧进行清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新型喷淋装置的抛落艇。
背景技术
抛落艇是救生艇的一种,一般设置在大型船舶上,当出现意外需要弃船时可通过该艇维持遇险人员的生命,是人们水上遇险时赖以求生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救生艇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研发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水密性好,安全性能高的抛落艇,用以应对突发状况是该领域不变的课题,而现有技术中的抛落艇的喷淋系统出水方向较为集中、覆盖面小,无法满足整艇的覆盖性防火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新型喷淋装置的抛落艇,以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带新型喷淋装置的抛落艇,包括:
艇体,该艇体顶部内设有若干伸出艇体且与艇体外表面固定连接的喷淋管,喷淋管上设置有若干可供水柱流出的喷淋嘴,艇体在该喷淋嘴四周设有用于固定喷水挡板的固定孔,喷水挡板的底部为可使水柱其向四周扩散的弧形结构;
喷淋分离器,其设于艇体内侧上方,喷淋分离器上方设置有若干可供喷淋管插入的出水接口,喷淋分离器下方设置有通过水管连接水泵的进水接口;
艇底阀,其设于艇体内侧底部,水泵通过该艇底阀连接艇体底部的入水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喷水挡板位于喷淋嘴正上方且与该喷淋嘴垂直,喷水挡板为圆形喷水挡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艇底阀下表面与入水口紧密贴合,艇底阀与艇体内侧螺纹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喷淋管在艇体尾部位置设置有淡水冲洗接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艇体尾部设置有释放钩,艇体首端设置有前吊板,前吊板上设置有吊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艇体两侧均设置有救生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艇底阀位于艇体底部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抛落艇的艇体底部设置有入水口,水泵可通过入水口将海水输送至艇体上表面的喷淋管内,喷淋管上设置有可供水柱流出的喷淋嘴,喷淋嘴上方设置有喷水挡板,喷水挡板可通过与水柱碰撞使其向四周扩散,喷水挡板的底部为弧形结构,因此水柱与喷水挡板碰撞后更加分散,覆盖范围更广;同时喷淋管在艇体尾部位置设置有淡水冲洗接口,清洗艇体时可通过淡水冲洗接口向喷淋管内灌入淡水,淡水可从喷淋嘴流出再经与喷水挡板碰撞后流向艇体外壳,从而对艇体外侧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带新型喷淋装置的抛落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带新型喷淋装置的抛落艇的喷淋嘴与喷水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带新型喷淋装置的抛落艇,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华斯曼利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华斯曼利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810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