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渣挤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9629.3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8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徐方向;秦国章;肖前贵;罗盈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茗宝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9/14 | 分类号: | B30B9/14;B30B9/26;B07B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网筒 螺旋叶 茶渣 外筒 清扫件 外周边 内壁 出料腔 挤渣机 滤孔 长度方向排布 本实用新型 等间隙设置 开口设置 驱动主轴 驱动组件 输送组件 脱水效率 主轴外周 转动过程 出水管 内表面 圆台形 减小 透水 连通 清扫 转动 覆盖 概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渣挤渣机,包括外筒以及用于将茶渣输送进外筒内的输送组件,外筒内设有圆台形的过滤网筒且过滤网筒两端均开口设置,过滤网筒内设有主轴且外筒外侧安装有驱动主轴转动的驱动组件,主轴外周壁上固定有螺旋叶且螺旋叶的外周边与过滤网筒内壁等间隙设置;外筒与过滤网筒之间的空隙为出料腔且出料腔上连通有出水管,螺旋叶的外周边上安装有若干用于清扫过滤网筒内壁的清扫件,且清扫件沿螺旋叶外周边的长度方向排布。螺旋叶在转动过程中,清扫件可对过滤网筒的内壁进行刮扫,以将覆盖在第一滤孔上的茶渣从第一滤孔上刮离,以降低茶渣在过滤网筒内表面叠积的概率,从而防止过滤网筒透水面积的不断减小,最终提高了脱水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渣脱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渣挤渣机。
背景技术
现在茶叶加工企业大都使用螺旋式挤压机来实现连续的渣浆分离工作,不仅渣浆分离效果较好,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连续生产过程中,通过主轴的旋转,带动螺旋叶的旋转,从而推动茶渣在过滤网筒内部螺旋前进,产生挤压作用,挤出茶渣中的茶提取液。
但是存在不足之处,在螺旋挤压的过程中,过滤网筒容易发生堵塞,原因是颗粒度大于滤孔孔径的茶渣在挤压力的作用下贴附在过滤网筒的内表面,并覆盖住了滤孔,且只会越积越多,越积越厚,导致整个过滤网筒的透水面积不断缩小,最终降低了脱水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渣挤渣机,通过清扫件对过滤网筒内表面进行及时清扫,以降低茶渣在过滤网筒内表面叠积的概率,从而防止过滤网筒透水面积的不断减小,最终提高了脱水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渣挤渣机,包括外筒以及用于将茶渣输送进外筒内的输送组件,外筒两端分别开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外筒内设有过滤网筒,过滤网筒上开有若干第一滤孔,且沿进料口至出料口方向过滤网筒的直径逐渐变小;过滤网筒内设有主轴且外筒外侧安装有驱动主轴转动的驱动组件,主轴外周壁上固定有螺旋叶且螺旋叶的外周边与过滤网筒内壁等间隙设置;所述外筒与过滤网筒之间的空隙为出料腔且出料腔上连通有出水管,螺旋叶的外周边上安装有若干用于清扫过滤网筒内壁的清扫件,且清扫件沿螺旋叶外周边的长度方向排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筒内的茶渣在螺旋叶的带动下朝向出料口移动,沿着茶渣运动方向,主轴与过滤网筒之间的空间越来越小,则挤压力越来越大,茶提取液从茶渣中被压出,从而起到挤渣脱水的作用。
同时螺旋叶在转动过程中,清扫件可对过滤网筒的内壁进行刮扫,以将覆盖在第一滤孔上的茶渣从第一滤孔上刮离,以降低茶渣在过滤网筒内表面叠积的概率,从而防止过滤网筒透水面积的不断减小,最终提高了脱水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管上可拆卸连通有过滤管,过滤管内安装有再滤网且再滤网上开设有第二滤孔,第二滤孔的孔径小于第一滤孔的孔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部分粒度比较大的茶渣被阻挡在过滤网筒内,而另一部分粒度较小的茶渣则能被挤进第一滤孔中,由于内部压力的关系,最终将随着茶提取液通过第一滤孔并进到过滤管中,而过滤管内的再滤网能有效对这部分细茶渣进行阻挡过滤,最终提高茶提取液的质量,以及提取出更多的脱水茶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再滤网呈筒状且包括筒壁和筒底,筒壁与过滤管的内壁间隙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筒状的再滤网比平面状的再滤网的过滤效果更好,因为一方面呈筒状的再滤网的过滤面积更大了,另一方面再滤网的筒壁部分的过滤面处于竖直状态,则细茶渣在重力作用下不容易积附在筒壁的第二滤孔上,以提高过滤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管靠近出水管一端开有卡接槽且卡接槽沿过滤管轴向开设在过滤管的内壁上,筒壁上端固定有用于卡接进卡接槽的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茗宝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茗宝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96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粉碎垃圾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纳米碳酸钙余料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