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脱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9541.1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0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徐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美欧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4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伸缩杆 下模具 液压缸 上支撑板 输出端 推杆 本实用新型 顶针底板 脱膜装置 下支撑板 支撑底座 注塑模具 上顶板 上模具 支撑台 凹腔 顶杆 产品实现 注塑成型 自动收集 自动脱模 下底面 支撑板 立柱 料管 贴合 成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脱膜装置,包括支撑底座、上顶板、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和支撑台,所在支撑底座上固定安装立柱,上顶板下底面固定安装液压缸一,液压缸一输出端固定连接伸缩杆一,伸缩杆一固定连接上支撑板,上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注塑上模具,注塑下模具右侧设有伸缩杆推杆,伸缩杆推杆固定连接液压缸二的输出端,注塑上模具和注塑下模具成型贴合对应形成凹腔,凹腔连接送料管,注塑下模具固定安装在下支撑板上,下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撑台,注塑下模具内设有顶杆,顶杆固定安装在顶针底板上,顶针底板连接伸缩杆二,伸缩杆二连接液压缸三的输出端。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可以对注塑成型后的产品实现自动脱模、自动收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注塑模具脱膜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注塑模具生产时通常是采用注塑机将塑料注入模具中,通过人工进行脱模操作,然而在刚刚注塑成型的塑料模往往温度相对较高,工人需要等待产品冷却一段时间后方可进行脱模作业,且工人手工进行脱模,生产效率低,严重影响大批量连续化生产,提升了生产所需成本,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生产用的脱模装置满足生产需要,提供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脱膜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模具脱膜装置,包括支撑底座、上顶板、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和支撑台,所在支撑底座上固定安装立柱,所述立柱对称设置,所述立柱顶部固定连接上顶板,所述上顶板下底面固定安装液压缸一,所述液压缸一输出端固定连接伸缩杆一,所述伸缩杆一固定连接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注塑上模具,所述注塑上模具下侧设有注塑下模具,所述注塑下模具内壁设有盘型管,所述注塑下模具左侧设有进水管,所述注塑下模具右侧设有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盘型管两端口,所述注塑下模具左侧设有传送装置,所述注塑下模具右侧设有伸缩杆推杆,所述伸缩杆推杆高于注塑下模具的水平面,所述伸缩杆推杆固定连接液压缸二的输出端,所述液压缸二固定安装在右侧立柱上,所述注塑上模具和注塑下模具成型贴合对应形成凹腔,所述凹腔连接送料管,所述送料管贯穿上支撑板和注塑上模具,所述注塑下模具固定安装在下支撑板上,所述下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上,所述注塑下模具内设有顶杆,所述顶杆对称设置,所述顶杆连接凹腔下底面,所述顶杆固定安装在顶针底板上,所述顶针底板和下支撑板之间的顶杆外侧套接弹簧,所述顶针底板连接伸缩杆二,所述伸缩杆二连接液压缸三的输出端,所述液压缸三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底座内设有减震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液压缸一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送装置的水平面和注塑下模具水平面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送料管底端口设有灌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台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液压缸三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通过设有多个液压缸快速传动,可以安全快速的对注塑成型后的产品实现自动脱模、自动收集,避免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注塑模具脱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美欧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美欧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95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次顶出延迟机构
- 下一篇:一种安全快速脱模的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