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水地面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78613.0 | 申请日: | 2018-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1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 发明(设计)人: | 庾晓红;刘佳;刘现刚;张轩玉;刘一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森国际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徐旭栋 |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水地面 透水层 本实用新型 不透水砖 不透水 透水区 透水砖 引流槽 技术方案要点 空腔连通 相邻间隔 导流管 | ||
1.一种透水地面结构,包括透水层(3),透水层(3)包括透水砖(321)排列形成的透水区(32),其特征是:透水层(3)还包括不透水砖(311)排列形成的不透水区(31),不透水区(31)与透水区(32)相邻间隔设置,不透水砖(311)表面设有引流槽(312),引流槽(312)另一端通过导流管(33)与透水砖(321)内的空腔(323)连通,不透水砖(311)的结构强度大于透水砖(321)的结构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地面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透水层(3)上方设有渗水层(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透水地面结构,其特征是:渗水层(4)包括若干容纳腔(41)和设于容纳腔(41)内的立柱(42),立柱(42)的外表面与容纳腔(41)内壁相切,立柱(42)中填充砂石,在立柱(42)和容纳腔(41)之间形成竖直设置的引流通道(43),引流通道(43)与透水层(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透水地面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容纳腔(41)呈正六边形,容纳腔(41)之间依次紧密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地面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透水层(3)下方设有碎石层(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透水地面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碎石层(2)下方为土壤层(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地面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透水区(32)包括所述透水砖(321)和围住透水砖(321)的支撑框架(322),透水砖(321)底面与支撑框架(322)抵触,透水砖(321)与支撑框架(322)形成储水腔(324),导流管(33)穿过支撑框架(322)与储水腔(324)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森国际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中森国际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86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型路沿石构件
- 下一篇:一种路缘石以及应用该路缘石的道路雨水收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