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永磁无刷直流电机闭口槽定子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78451.0 | 申请日: | 2018-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3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再好;杨惠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K29/03 | 分类号: | H02K29/03;H02K1/14;H02K15/09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闭口槽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 本实用新型 定子端部 铜扁线 内圈 连接线 闭口槽结构 齿槽转矩 低速运行 定子绕组 绕组线圈 转矩波动 高度差 均布 嵌入 装配 电机 组装 削弱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永磁无刷直流电机闭口槽定子。所述永磁无刷直流电机闭口槽定子由闭口槽内圈与外圈配合组装形成均布的12组闭口槽,定子绕组采用铜扁线,铜扁线绕组绕制成环状,将其嵌入定子内圈的齿上,绕组跨齿连接线将绕组线圈连接在一起,布置于定子端部,在定子端部有高度差。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易于实现、装配简单,永磁无刷直流电机采用闭口槽结构可有效削弱齿槽转矩,降低转矩波动,提高电机在低速运行时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永磁电机领域,尤其是一种永磁无刷直流电机闭口槽定子。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永磁材料的发展,永磁电机由于其优良性能受到广泛应用。由于开口槽结构易于绕线,大多数永磁无刷直流电机采用的定子结构为开口槽。电机不通电时,槽口的存在使气隙磁导分布不均,当永磁体与定子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永磁体的两侧面对应的由一个或两个电枢齿所构成的一小段区域内,磁导变化大,其附近磁场发生变化,使得永磁体和电枢齿之间空气的磁场储能发生变化,磁场储能的变化会产生齿槽转矩。齿槽转矩是永磁电机的固有属性,会导致转矩波动,引起振动和噪声,甚至会发生电机共振现象,从而影响电机低速时的运行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分体式的闭口槽结构,以此削弱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齿槽转矩,降低转矩波动,提高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运行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永磁无刷直流电机闭口槽定子,包括闭口槽定子外圈、闭口槽定子内圈、环状绕组线圈、绕组线圈跨齿连接线。闭口槽定子外圈和内圈由硅钢片冲制而成,所述闭口槽定子周边共设有12组闭口槽,闭口槽结构由定子外圈与内圈配合组装实现,所述环状绕组线圈采用铜扁线,两端有连接头,所述绕组线圈跨齿连接线用于连按环状绕组线圈,其两端有凹槽,且相互分离布置在定子端部,属于各相的绕组跨齿连接线在定子端部有高度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定子结构新颖、易于实现、装配简单。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定子采用闭口槽结构可有效削弱齿槽转矩,降低转矩波动,提高电机的运行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闭口槽定子整体结构图
图2是闭口槽定子外圈结构
图3是闭口槽定子内圈结构
图4环状绕组线圈16
图5环状绕组线圈19
图6是绕组连接方式
图7是闭口槽定子A相绕组
图8是闭口槽定子内圈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闭口槽定子,如图1所示,包括图2闭口槽定子外圈、图3闭口槽定子内圈、图4与图5的环状绕组、图6中绕组线圈跨齿连接线20,闭口槽定子外圈与闭口槽定子内圈均由硅钢片冲制而成,所述闭口槽定子周边共设有12组闭口槽。闭口槽中有环状绕组线圈,如图4、图5所示,环状绕组线圈采用铜扁线,两端有图4、图5中所示的连接头15、17、18,图6中绕组线圈跨齿连接线20用于连接环状绕组线圈,其两端有凹槽,且相互分离布置在定子端部,属于各相的绕组跨齿连接线20在闭口槽定子端部有高度差,属于各相的环状绕组线圈嵌在闭口槽定子内圈齿上,相邻绕组线圈之间通过绕组跨齿连接线20的凹槽与绕组线圈的连接头15、17、18连接在一起,焊接牢固,形成图6的连接方式。绕组分为A、B、C三相,参照图2,A相的绕组线圈等间距均布在8号、3号、14号、11号齿上,8号是齿A相绕组的嵌线起始齿,11号齿是嵌线结束齿;B相的绕组线圈等间距均布在7号、4号、13号、10号齿上,7号齿是A相绕组的嵌线起始齿,10号齿是嵌线结束齿;C相的绕组线圈等间距均布在6号、3号、12号、9号齿上,6号齿是C相绕组的嵌线起始齿,9号齿是嵌线结束齿。以A相为例,环状绕组16嵌入闭口槽定子内圈2的8号齿、11号齿上,环状绕组19嵌入闭口槽定子内圈2的5号齿、14号齿上,A相相邻绕组线圈通过绕组跨齿连接线20的凹槽与环状绕组线圈的连接头15、17、18连接在一起,焊接牢固,则8号齿与5号齿上绕组线圈、5号齿与14号齿上的绕组线圈、14号齿与12号齿上的绕组线圈均形成了图6的绕组连接方式,以上构成A相绕组,图7中22为A相绕组的首端,23为A相绕组的尾端,用上述方法完成B、C两相嵌线,将图8所示完成嵌线的闭口槽定子内圈2与定子外圈2配合组装成图1永磁无刷直流电机闭口槽定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84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流无刷电动机
- 下一篇:一种浴霸/排风扇电器用新型无刷直流电机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