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佩戴式环状永磁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7984.7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4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向阳 |
主分类号: | H02K16/00 | 分类号: | H02K16/00;H02K11/05;H02J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武媛;吕学文 |
地址: | 10011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壳 封闭层 永磁球 整流桥 永磁发电装置 佩戴式 本实用新型 空心管 空心环状壳体 智能移动设备 输入端连接 蓄电池 电量不足 发电装置 放电端口 封闭环形 绝缘薄膜 壳外表面 线圈缠绕 可存储 输出端 壳里 内壁 贴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佩戴式环状永磁发电装置,其包括外壳、封闭层、内壳、线圈、整流桥和永磁球,外壳为空心环状壳体,封闭层为绝缘薄膜,封闭层贴合于外壳的内壁,内壳为空心管,内壳的空心管的两端对接形成封闭环形,内壳设置于封闭层的内侧,且内壳与封闭层之间留有空隙,线圈缠绕在内壳外表面,线圈与整流桥的输入端连接,整流桥固定于外壳,整流桥的输出端作为第一放电端口,永磁球内置于内壳内,且永磁球的直径小于内壳的内径,使得永磁球可以在内壳里自由移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佩戴式环状永磁发电装置,解决了现有智能移动设备使用过程中电量不足的问题,此外,发电装置产生的电能还可存储在蓄电池中,以备不时之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佩戴式环状永磁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移动设备也被称为手持装置,是一种口袋大小的电子设备,通过它可以随时随地的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智能移动设备功能日益多样化,其使用更加频繁,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联也越来越密切,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智能性逐渐提高,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智能移动设备。人们对智能移动设备使用频繁,但因其电池储存的能量有限,使用过程中智能移动设备常常出现电量不足。一般需要一天充电一次,甚至一天多次充电,频繁地充电成为了使用者最苦恼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虽然电池的储能密度及容量随着技术的进步在不断增加,但仍然难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尤其在外出时,电量不足更让人手足无措。
移动电源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了这个难题,现有的移动电源是通过充电方式将电能预先储存起来,当智能移动设备缺少电能时,利用移动电源对其进行充电。实际上,移动电源仍然是一种大容量的可充电电池,其储存的能量是有限的,不适用于长时间无电能供应的环境。同时,大容量的移动电源结构复杂且质量问题突出,易造成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佩戴式环状永磁发电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智能移动设备使用过程中电量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佩戴式环状永磁发电装置,其包括外壳、封闭层、内壳、线圈、整流桥和永磁球,所述外壳为空心环状壳体,所述外壳分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扣合后形成所述外壳,所述封闭层为绝缘薄膜,所述封闭层贴合于所述外壳的内壁,所述内壳为空心管,所述内壳的空心管的两端对接形成封闭环形,所述内壳设置于所述封闭层的内侧,且所述内壳与所述封闭层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内壳外表面,所述线圈与所述整流桥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固定于所述外壳,所述整流桥的输出端作为第一放电端口,所述永磁球内置于所述内壳内,且所述永磁球的直径小于所述内壳的内径,使得所述永磁球可以在所述内壳里自由移动。
其中,所述永磁球设有1个。
其中,所述永磁球设有多个。
其中,所述佩戴式环状永磁发电装置还包括非金属滚珠,所述非金属滚珠内置于所述内壳内,且所述非金属滚珠的直径小于所述内壳的内径,所述非金属滚珠设有多个。
其中,所述线圈设有1个或多个,多个所述线圈沿所述内壳的周向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佩戴式环状永磁发电装置还包括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定位槽的尺寸与所述线圈的尺寸相配合,所述定位槽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定位槽沿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佩戴式环状永磁发电装置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外壳形状相同,所述蓄电池的外轮廓与所述外壳的内轮廓尺寸相同,且所述蓄电池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侧,所述蓄电池的充电线路与整流桥的输出端连接。
其中,所述佩戴式环状永磁发电装置还包括第二放电端口,所述第二放电端口设置于所述外壳,且所述第二放电端口与所述蓄电池的正负极连接。
其中,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的外部形状为圆环、椭圆形环、勒洛三角形环或矩形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向阳,未经王向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79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