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三层复合双向的电触点结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7111.6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73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44 | 分类号: | H01H9/44;H01H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点 电触点 本实用新型 结构装置 三层复合 双向的 电极控制器 电弧 第二导电层 第一导电层 一体式结构 材料选择 灭弧结构 装置领域 电极板 固定的 连接管 腔内 用银 磁场 开口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三层复合双向的电触点结构装置,涉及电触点及其灭弧结构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三层复合双向的电触点结构装置。本实用新型中:触点本体和触点连接管为一体式结构,电极控制器通过触点本体一侧设置的开口放置在触点本体腔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的材料选择上实现了节约用银;通过电极控制器的电极板之间产生的固定的磁场有效的防止触点电弧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触点及其灭弧结构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三层复合双向的电触点结构装置。
背景技术
电触点在开关电器中担负着接通、分断、承载和隔离电流的任务,是开关电器中的关键材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开关电器运行的安全及可靠性,起着各种电子元件之间、电路之间、设备之间及系统之间彼此连接作用。
而电触点经常出现的电弧会严重影响电触点的寿命,怎么有效消除电弧是现在电触点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同时电触点的主要原材料为白银,怎样节约用银也是当前电触点生产发展中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三层复合双向的电触点结构装置,通过电极控制器的电极板之间产生的固定的磁场从而实现有效的消除电弧的产生;通过对电触点的上下导电层材料的改变从而实现全面替代原整体银合金铆钉,实现节约用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三层复合双向的电触点结构装置,包括触点连接管、触点本体和电极控制器;触点连接管和触点本体为一体式结构;电极控制器位于触点本体腔内;触点连接管的接触面设有第一导电板块;触点本体的一侧面设有开口;触点本体的开口覆盖第二导电板块;第二导电板块包括第二导电板块本体、转轴、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第一活动板的一端侧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二导电板块本体转动连接;第二活动板的一端侧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二导电板块本体转动连接。
电极控制器包括恒流源、电导线、第一导电弹簧、第二导电弹簧、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恒流源的一端通过电导线与第一导电弹簧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弹簧的另一端与极板的一端面相互连接;所述恒流源的另一端通过电导线与第二导电弹簧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极板的一端面相互连接。
其中,触点本体和触点连接管为导电材料板块。
其中,第一导电板块的半径和第二导电板块的半径比例值小于1.5:1;第一导电板块的直径范围2.0mm-9.0mm;第二导电板块的直径范围1.5
mm-7.0mm。
其中,第二导电板块的一侧面附有导电层;第二导电板块的另一侧面附有绝缘层;第二导电板块的外径尺寸与触点本体的开口的内径相配合。
其中,第一活动板的一侧与第一极板滑动相连;第二活动板的一侧与第二极板滑动相连。
其中,触点本体为圆台结构。
其中,两极板的一端面分别附有极板端面绝缘层。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极控制器的电极板之间产生的固定的磁场从而实现有效的消除触点分开与接触时产生的电弧;通过对电触点的上下导电层材料的改变从而实现全面替代原整体银合金铆钉,实现节约用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导电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极控制器极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71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滑动式自断灭弧触点结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散热能力强的远程智能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