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湿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6278.0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7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洁能缘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仇波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管 壳体 除湿换热器 毛细吸液芯 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 进风口位置 动力部件 进风口 内表面 无能耗 体内 覆盖 环保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换热管和毛细吸液芯,所述壳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换热管为U字型,换热管固定在壳体内,U字形的两侧分别设置在壳体的出风口和进风口位置,所述换热管内表面覆盖毛细吸液芯,其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无能耗,不需要任何动力部件。无污染,环保保介。无维护,自我循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空气除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湿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除湿技术多为冷冻除湿和转轮除湿两种,此两种的除湿都为耗能产品,冷冻除湿运用了降温除湿的原理,转轮除湿运用了吸附的原理,而热管除湿不需要额外的能耗,通过自蒸发吸热降温除湿、自冷凝放热调温的原理,达到除湿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换热管和毛细吸液芯,所述壳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换热管为U字型,换热管固定在壳体内,U字形的两侧分别设置在壳体的出风口和进风口位置,所述换热管内表面覆盖毛细吸液芯。
优选的,所述毛细吸液芯为网状结构的金属纤维层叠编织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U字形换热管层叠设置在壳体内。
本装置主要有以下优点:
1、通过吸液芯实现气液转移,做到了无能耗,不需要任何动力部件。2、内部循环无污染,环保保介。3、无维护,自我循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壳体,2是换热管,3是吸液芯,4是蒸汽通道,5是进风口,6是出风口,7是中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换热器,主要由壳体1、中隔板7、换热管2和毛细吸液芯3组成,其中壳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进风口5和出风口6,换热管2为U字形空心管,换热管2内表面上覆盖毛细吸液芯3,毛细吸液芯3有网状结构的金属纤维层叠编织而成,空心管的中心蒸汽通道4。
多个换热管2层叠设置在壳体1内部,中隔板7设置在U字形换热管2的中间位置,将换热管2分为上、下两部分,换热管2U字形的两侧分为蒸发段和冷凝段,蒸发段一侧设置在壳体1的进风口5位置,冷凝段一侧设置在出风口6位置。换热管2外表面材质为铜、铝复合管,内表面为铜管,热管外表面上设有铝翅片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温度较高的空气从进风口5进入壳体1内,同时经过U字形换热管2的蒸发段,蒸发段内的低沸点液体由于空气与换热管2接触吸热蒸发,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成液滴并下落汇聚,将空气除湿。
与此同时,换热管2内蒸发段液体气化,换热管2内蒸发段的气压升高,气体在气压作用下,从蒸汽通道4中自动运动到气压较低的冷凝段。
而经过蒸发段的空气降低到低温并经过冷凝段,冷凝段内低沸点液体气化形成的蒸汽由于低温空气与换热管2接触放热液化成液体,空气温度升高,并从出风口6位置进入室内,达到除湿目的。
与此同时,换热管2内的液体在毛细吸液芯3的作用下,自动转移到毛细吸液芯3中液体含量较少的蒸发段,重新参与吸热蒸发过程,重复上述过程,达到不断对空气除湿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洁能缘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洁能缘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62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湿机
- 下一篇:一种重力全热回收型单冷源温湿双控空调系统和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