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升降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6020.0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0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昌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06 | 分类号: | B66F7/06;B66F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义 电动升降机 转动螺杆 上承座 连结 本实用新型 伺服马达 底框 连动 螺套 收合 转动 升降 对称 架构 承载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升降机装置,其架构及原理主要系利用一底框座以对称的双义连杆连动连结一上承座,该双义连杆上设有一伺服马达并连接一转动螺杆及一螺套,凭借转动螺杆转动而改变双义连杆呈收合或展开连结关系,并使承载物体的上承座达到迅速上升或下降升降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升降机装置,尤指携带式轻量化可将重物由一空间承载升降至另一空间的电动升降机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市面上贩售的升降机,因其构件主要由铁材制成,因此重量非常可观,使得消费者若未使用辅助器具似乎无法携带或搬运。
另外,许多移动式升降机系采用油压缸作为动力来源,虽然油压缸输出施力足够,但系统整体重量太重以致无法由使用者徒手搬运,使其无法满足不同场所或机动性携带的需求,严格限制了其使用状态及场合。
又传统升降机为了让动力系统简单化及省力化,会采单义连杆作为施力连动机构,但单义连杆速度稍慢,使得其便利性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传统升降机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设计人研究开发一台携带式轻量化可将重物由一空间承载升降至另一空间的电动升降机装置,其除了作为搬运并升降一般重物外的升降机外,特别适合作为搬运并升降如中国CN205601977U、美国US9,533,929B1专利所示的折叠式电动代步车的升降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升降机装置,其特征是主要包含:一底框座、一上承座、二组左右对称的下叉连杆组、二组左右对称的上叉连杆组、一后横杆、一前横杆、马达固定框架及伺服马达;
上述底框座,以铝合金的第一金属侧管及第一前后管组成一矩形状底框座,底框座两侧的第一金属侧管一端内缘各设有一第一滑槽,底框座上还设有一电源输入端子;
上述上承座,以铝合金的第二金属侧管及第二前后管组成一矩形状上框体,上框体上固定一承板,上承座两侧的第二金属侧管一端内缘各设有一第二滑槽;
各组上述下叉连杆组,由二枚下杆体以靠近中央交叉枢接,其中一组下杆体下端枢接于底框座内缘一端,另一组下杆体末端连结一横杆,该另一组下杆体分别在下端外侧设有一置入底框座的第一滑槽内的滚轮;
各组上述上叉连杆组,由二枚上杆体以靠近中央交叉枢接,其中一组上杆体上端枢接于上框体的内缘一端,另一组上杆体分别在其下端外侧设有一置入上承座的第二滑槽内的滚轮;
该上叉连杆组的二枚上杆体下端分别与下叉连杆组的二枚下杆体上端枢接,使下叉连杆组与上叉连杆组能够交错展开也能够交错折叠;
该二枚上杆体下端与下叉连杆组的二枚下杆体上端的枢接处分别沿横向设有该后横杆及该前横杆,后横杆上设有一螺纹孔或螺纹套筒;
该前横杆,其外侧处固定一提握手把,其内侧空间设有一马达固定框架,马达固定框架内固定一伺服马达,伺服马达的主轴连结一螺杆,该螺杆延伸并螺入该后横杆的螺纹孔或螺纹套筒;
上述伺服马达与底框座的电源输入端子电性连接,能够经由一电缆线连接该电源输入端子及电源供应端,给该电动升降机装置的伺服马达供给电源并控制伺服马达的启动或停止。
所述电动升降机装置,其中:底框座上对应于下叉连杆组的下杆体及横杆处,分别设有与伺服马达电性连接的极限触动开关,使上承座上升至顶端及下降至底端处,经由相对应横杆及下杆体触按该极限触动开关,令伺服马达停止。
所述电动升降机装置,其中:电源供应端是指被升降移动的代步车、载运代步车的汽车、卡车、运输工具上的供电装置或手提电源供应器的供电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昌宏有限公司,未经五昌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60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