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滑保温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5498.1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6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霆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鸿之兴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41/02 | 分类号: | A47J4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2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瓶 活动夹 内壁 内胆 漏斗 塞子 海绵块 圆孔 活动连接有 第二圆孔 固定环 下表面 搭接 防滑 本实用新型 表面开设 表面螺纹 内壁螺纹 上表面 结冰 插接 弹簧 倒水 方孔 滑倒 底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滑保温瓶,包括外壳和内胆,所述外壳的表面开设有方孔,所述方孔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动夹,所述活动夹的下表面与第二固定环的上表面搭接,所述活动夹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海绵块,所述海绵块的内壁与内胆的表面搭接,所述第二固定环的下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螺纹连接有漏斗,且内胆插接在漏斗的内部,所述漏斗的底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且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第一圆孔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塞子,所述塞子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底座。通过设置漏斗、活动夹、海绵块、塞子和弹簧,解决了冬天倒水时水从保温瓶的外壳和内胆之间流到瓶外结冰,导致保温瓶容易滑倒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滑保温瓶。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保温瓶是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用品,人们为了方便使用,把烧好的开水倒入保温瓶中,保温效果可以达到二十四小时甚至以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用到热水。
冬天温度低的情况下容易结冰,保温瓶的底部在结冰的地面上也会变得很滑,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保温瓶的内部没有设计储水装置,倒水时水会从保温瓶外壳和内胆之间流出来结冰,导致保温瓶容易滑倒摔碎。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滑保温瓶,解决了冬天倒水时水从保温瓶的外壳和内胆之间流到瓶外结冰,导致保温瓶容易滑倒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滑保温瓶,包括外壳和内胆,所述外壳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垫圈,所述第一橡胶垫圈的内壁与内胆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垫圈,所述第二橡胶垫圈的底部与内胆的表面搭接,且第二橡胶垫圈位于第一橡胶垫圈的下方,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环,且固定环位于第二橡胶垫圈的下方,所述外壳的表面开设有方孔,所述方孔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动夹,所述活动夹的下表面与固定环的上表面搭接,所述活动夹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海绵块,所述海绵块的内壁与内胆的表面搭接,所述固定环的下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螺纹连接有漏斗,且内胆插接在漏斗的内部,所述漏斗的底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且第一圆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圆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圆孔的中间,所述第一圆孔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塞子,所述塞子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活动连接在第二圆孔的内壁,且底座位于内胆的正下方,所述底座螺纹连接在外壳的内壁,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托,所述橡胶托的上表面与内胆的底部搭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夹和海绵块均呈圆环状,且活动夹的内径和海绵块的外径相等。
优选的,塞子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塞子以经过内胆轴线的竖直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
优选的,活动夹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与方孔的位置对应。
优选的,漏斗和外壳的位置对应。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滑保温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漏斗、活动夹、海绵块和塞子,在倒水时,保温瓶处于倾倒状态,内胆中的水会从内胆口流向外壳和内胆之间,通过海绵块来收集水,挤压活动夹,海绵块压缩,把海绵块中的水挤压出来,通过漏斗来收集被挤压出来的水,收集的水被存储在漏斗内部,防止保温瓶底部结冰滑道,达到了保温瓶在倾倒时,水不会从保温瓶的底部流出的效果,解决了冬天倒水时水从保温瓶的外壳和内胆之间流到瓶外结冰,导致保温瓶容易滑倒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弹簧,在挤压活动夹时,弹簧可以使得活动夹更快恢复初始状态,同时弹簧可以防止活动夹过度夹紧损坏内胆,达到保护内胆的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鸿之兴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鸿之兴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54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