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清料的混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5189.4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2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张贵金;王茂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东海包装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24 | 分类号: | B01F7/24;B01F15/00;B01F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11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扇叶 底端 本实用新型 混料装置 进料装置 清料装置 外壳底端 混料机 清料口 螺杆 清料 刷毛 技术方案要点 出料装置 螺杆转动 外壳内部 清料门 驱动件 残留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料的混料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最外部的外壳、外壳一侧设置的进料装置、外壳内部设置的混料装置以及设置在外壳上位于进料装置另一侧的出料装置,所述外壳的底端设置有清料口,所述混料装置包括螺杆、螺杆上固定连接的螺旋扇叶以及带动所述螺杆转动的驱动件,还包括清料装置,所述清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清料口处的清料门以及设置在螺旋扇叶底端并且能够和外壳底端接触的刷毛。本实用新型螺旋扇叶底端设置的刷毛能够将外壳底端残留的原料集中到一起收集,减少原料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料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便于清料的混料机。
背景技术
混料机是由一个水平旋转的容器和旋转的立式搅拌叶片等组成,混料机内的混料结构,通常是一个螺杆和螺杆上的叶片,螺杆不断的搅动,促使物料混合,但由于物料多、颗粒大,时间一长,死角料较多,出料不净,不易清洗,效率低。为解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 203303871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了食品添加剂混料机,包括桶体,桶体顶部开有加料口,桶体顶部安装有传动机构,桶体内安装有混料结构,桶体底部一侧设有出料口,桶体底部另一侧开有循环落料口,循环落料口处的桶体内设有辊轴,桶体底部开有清料口,混料结构包括螺杆和设置在螺杆上的叶片,螺杆顶部由传动机构带动连接。
但这种品添加剂混料机清料时,由于叶片底端距离桶体的底端有一定的距离,以及桶体的底端是平的,所以清料结束后桶体的底端还会有原料残留。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外壳底端的原料清洁干净的便于清料的混料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料的混料机,包括最外部的外壳、外壳一侧设置的进料装置、外壳内部设置的混料装置以及设置在外壳上位于进料装置另一侧的出料装置,所述外壳的底端设置有清料口,所述混料装置包括螺杆、螺杆上固定连接的螺旋扇叶以及带动所述螺杆转动的驱动件,还包括清料装置,所述清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清料口处的清料门以及设置在螺旋扇叶底端并且能够和外壳底端接触的刷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扇叶底端设置的刷毛转动能够将外壳底端残留的原料集中到一起并进行收集清理,减少原料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料口的边缘设置有能够与所述清料门配合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料门在清料口的边缘上的凹槽内滑动,使清料门固定并方便在外壳上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料门上设置有提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对清料门进行开启和关闭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杆的底端设置有能够使所述螺杆转动的手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杆方便人工对螺杆进行转动,对螺杆进行转动的操作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上的循环出料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部分原料从循环出料管流出,并和进料斗里的原料进行混合,使混料机对原料的混合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循环出料管上设置有与循环出料管铰接的端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端盖的转动实现循环出料管的启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杆的底端设置有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使螺杆的转动更加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的顶端设置有通风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东海包装产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东海包装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51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混料机
- 下一篇:一种硅胶加工的原料搅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