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凤梨吸芽剥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4897.6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5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马均;薛彥斌;向奕旋;青杰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3/00 | 分类号: | A01G3/00;A01C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汇致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4 | 代理人: | 韩晓银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剥取 铲体 凤梨科植物 手柄 基础部 本实用新型 对称铰接 工作效率 铰接 成活率 种植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凤梨吸芽剥取器,属于凤梨种植技术领域。目的是设计一种凤梨吸芽剥取器,便于凤梨吸芽的剥取。凤梨吸芽剥取器,包括手柄及剥芽铲,所述剥芽铲包括两个形状相同的铲体,两个铲体对称铰接在手柄上,所述铲体包括基础部及尖端,尖端铰接在基础部上。本新型提供的剥取器,提高了凤梨科植物剥取吸芽的工作效率,保证了吸芽的完整性,提高了成活率。本新型提供的剥取器适合于各种凤梨科植物吸芽剥取时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凤梨吸芽剥取器,属于凤梨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凤梨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热带水果,种植范围非常广泛。
凤梨科植物大多数都采用吸芽进行繁殖。目前的种植实践中,都是人工用手直接从植株上掰取吸芽,这样的取芽的效率非常低,经常会有芽基部被掰断而无法种植,而且很多凤梨科植物都有刺,不便于用手掰取。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凤梨吸芽剥取器,便于凤梨吸芽的剥取。
具体的,凤梨吸芽剥取器,包括手柄及剥芽铲,所述所述剥芽铲包括两个形状相同的铲体,两个铲体对称铰接在手柄上,所述铲体包括基础部及尖端,尖端铰接在基础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剥芽铲为铁制。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为木制或铁制。
进一步的,所述尖端与基础部之间的铰接轴靠近手柄的一端设置在铲体最下端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铲体为弧面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凤梨吸芽剥取器,通过设计剥取器,代替传统的人工掰取吸芽的操作,提高了凤梨科植物剥取吸芽的工作效率,保证了吸芽的完整性,提高了成活率。本新型提供的剥取器适合于各种凤梨科植物吸芽剥取时使用,也可推广应用到其它采用吸芽繁殖的植物的吸芽的剥取工作中。
附图说明
图1为剥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剥取器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如下:1、手柄,2、剥芽铲,3、铲体,4、基础部,5、尖端,6、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凤梨吸芽剥取器,包括手柄1及剥芽铲2,手柄1为木制或铁制,剥芽铲2为铁制。
剥芽铲2包括两个形状相同的铲体3,铲体3为弧面形状。铲体3又包括上部的基础部4和下部的尖端5。
为适应不同的植株和植株上不同位置的吸芽的剥取,铲体3与手柄1,尖端5与基础部4均通过铰接轴6铰接,尖端5与基础部4之间的铰接轴6靠近手柄1的一端设置在铲体3最下端位置尖端5的形状类似一个外翻的三角形。
铰接轴6的松紧度要适当偏紧,由于设置了铰接轴6,实现了铲体3和尖端5的可调,通过改变铲体3和尖端5的倾斜角度,实现剥芽铲形状的调节,这样就可以适应不同位置和不同大小的吸芽的剥取。
使用时,手持剥取器的手柄1,用剥芽铲2将凤梨吸芽完整的取下即可,针对不同植株和不同大小的吸芽,只需调整铰接轴6,通过铲体3和尖端5角度的调整,就可以实现吸芽的完整剥取。
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掰取凤梨科植物吸芽的作法,本新型提供的剥取器,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吸芽的完整性,取下的吸芽成活率得到提高。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48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果树芽接便捷多功能工具箱
- 下一篇:一种树木美化用可调角度的裁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