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脱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3971.2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7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威典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7/00 | 分类号: | C25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534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 自动脱料装置 传递机构 夹持部 旋转轴 翻转 挂架 传递装置 人工操作 人力成本 人身伤害 设备运行 旋转机构 旋转装置 运动行程 轴线对称 夹持架 夹持件 进料口 放入 收放 统计 统一 | ||
1.一种自动脱料装置,用于挂架(100)上工件的自动脱料,该挂架(100)包括:
杆体;
至少两个位于所述杆体上,并沿所述杆体轴向设置的工件夹持件,每个所述工件夹持件均自上而下设有沿所述杆体轴线对称的两个第一夹持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料装置还包括
机架(2),
旋转装置(4),其包括位于所述机架(2)的水平中心线上,且通过第一动力装置驱动旋转的旋转轴(41)以及用于夹持所述旋转轴(41)一侧的所述挂架(100)的第一夹持件(43),所述第一夹持件(43)通过连接臂(44)连接到所述旋转轴(41)上;
位于所述机架(2)上,且沿所述旋转轴(41)的轴线对称设置的两个传递机构(6),所述传递机构(6)用于所述挂架(100)夹持、所述挂架(100)在进料工位和所述第一夹持件(43)间的传递,以及所述挂架(100)在卸料工位和第一夹持件(43)之间的传递,所述进料工位和卸料工位分别位于所述旋转轴(41)轴线的两侧;
位于所述传递机构(6)的运动行程内的夹取装置(8),所述夹取装置(8)用于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上的工件的夹取;
用于接收所述所述夹取装置(8)上的工件的接收装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脱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10)包括:
至少两个第一接收件(1010),所述第一接收件(1010)位于所述夹取装置(8)夹取工件时,该工件的正下方,所述第一接收件(1010)设有用于夹持所述工件的第二夹持部(1011);
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接收件(1010)做升降运动的第一升降机构;
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持部(1011)翻转的第一翻转机构;
用于接收第二夹持部(1011)翻转后的工件的排列机构(10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脱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列机构(1020)包括:
位于所述第一接收件(1010)且水平设置的安装板(1023),
沿着与所述旋转轴(41)轴线垂直的水平线依次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023)上的若干插槽(1021),所述第二夹持部(1011)上的所述工件能够分别插入到其中一个所述插槽(1021)中;
垂直于所述插槽(1021)且位于全部所述插槽(1021)正上方的拨杆(1022),所述拨杆(1022)到所述插槽(1021)的竖直距离小于所述插槽(1021)上所述工件的高度;
用于推动所述拨杆(1022)沿着与所述插槽(1021)平行的直线轨迹运动的第二动力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脱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机构包括:
其轴线为与所述插槽(1021)平行的水平线的旋转齿轮(1031),所述第二夹持部(1031)固定在所述旋转齿轮(1031)上;
与所述旋转齿轮(1031)啮合的齿条(1032);
用于推动所述齿条(1032)做直线运动的第三动力装置(10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脱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10)还包括:
滑动连接在所述机架(2)上的水平滑动板(1041);
若干个间隔设置在所述水平滑动板(1041)上滑槽(1042),每个所述滑槽(1042)位于一个所述第一接收件(1010)的正下方,所述滑槽(1042)其第一端部均位于与所述插槽(1021)平行的直线轨迹上,其第二端部到第一端部的距离沿着与所述滑槽(1042)平行线的方向逐渐增大或者减小;
用于推动所述水平滑动板(1041)沿着与滑槽(1042)平行线的方向做往复运动的第四动力装置;
固定在所述机架(2)上,且在每个所述滑槽(1042)内均有设置的与所述滑槽(1042)平行的滑动杆(1043),所述第一接收件(1010)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杆(1043)上,所述滑动杆(1043)长度满足如下规律:沿着与滑槽(1042)平行线的方向逐渐增大或者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威典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威典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397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形大尺寸零部件电镀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镀龙门线升降越位防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