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杆式注塑机及其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物料喷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2626.7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7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康水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双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7 | 分类号: | B29C45/47;B29C45/17;B08B9/035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258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料喷射 自清洁功能 物料通路 注塑机 杆式 种螺 负压吸附装置 本实用新型 表面平整度 成型产品 工作结束 外观品质 物料喷嘴 喷嘴 次品率 熔融态 通断阀 物料源 自清洁 负压 喷料 抽取 外流 残留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杆式注塑机及其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物料喷射系统,后者包括与物料源相连通的物料通路、设置于所述物料通路上的第一通断阀,和设置于所述物料通路末端的物料喷嘴,还包括负压吸附装置;该物料喷射系统通过负压抽取的方式,实现了管路内残存物料的自清洁,从而在喷料完成后避免了熔融态的原料在系统尤其是喷嘴处残留,进而避免了原料在工作结束后继续外流,保证了成型产品的表面平整度和外观品质,降低了次品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螺杆式注塑机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物料喷射系统。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该物料喷射系统的螺杆式注塑机。
背景技术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型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在工作过程中,注塑机需要通过物料喷射系统将融化后的塑料原料注射到模具中成型,而在完成注射后,物料喷射系统中仍会残留部分熔融态的原料,尤其是当这些熔融态原料聚集在喷嘴附近时,会经喷嘴继续流出,流出的原料容易粘附在成型的产品上,导致产品表面不平整,影响产品的外观品质,导致次品率升高。
因此,提供一种用于螺杆式注塑机的物料喷射系统,以期在喷料完成后避免熔融态的原料在系统尤其是喷嘴处残留,从而避免原料在工作结束后继续外流,以保证成型产品的表面平整度和外观品质,降低次品率,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螺杆式注塑机的物料喷射系统,以期在喷料完成后避免熔融态的原料在系统尤其是喷嘴处残留,从而避免原料在工作结束后继续外流,以保证成型产品的表面平整度和外观品质,降低次品率。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物料喷射系统的螺杆式注塑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物料喷射系统,包括与物料源相连通的物料通路、设置于所述物料通路上的第一通断阀、设置于所述物料通路末端的物料喷嘴和负压吸附装置;
所述负压吸附装置包括负压管路、负压腔和废料箱;所述负压管路上安装有第二通断阀,所述负压腔内安装有用于在所述第二通断阀处于截至状态下在所述负压腔内抽取真空的真空泵;所述负压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负压腔相连通,其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物料通路的所述喷嘴与所述第一通断阀之间的位置,所述负压腔的卸料口通过闸板组件与所述废料箱连通或截止;
所述闸板组件包括通过转轴铰接于所述负压腔的闸板、开设于所述负压腔底部的滑轨,和沿所述滑轨滑动以阻挡或释放所述闸板绕所述转轴向下摆动的挡块;所述闸板的自由端为第一斜面,所述挡块的外伸端为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位于所述第一斜面的下方、且两斜面相贴合。
在工作过程中,当喷射系统完成对模具内的物料喷射后,令第一通断阀截止,开启第二通断阀,并同时开启真空泵通过负压的作用将管道内残余的物料抽入负压腔,待残余物料全部抽入负压腔或达到负压腔极限载荷时,关闭第二通断阀后开启闸板组件,将负压腔内的废物排入废料箱;其中,在初始状态下,挡块对闸板向上的支撑力大于闸板自身重力与残料重力的合力,则闸板处于关闭状态;在残料不断进入负压腔的过程中,残料的重力不断增加,闸板逐渐下行并通过两斜面的相互作用,推动挡块逐步向远离闸板的方向滑动,直到残料重力增加到负压腔的预定载荷时,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分离,闸板向下摆动,此时闸板开启卸荷,残料自负压腔进入废料箱内。
这样,该物料喷射系统通过负压抽取的方式,实现了管路内残存物料的自清洁,从而在喷料完成后避免了熔融态的原料在系统尤其是喷嘴处残留,进而避免了原料在工作结束后继续外流,保证了成型产品的表面平整度和外观品质,降低了次品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5°-45°。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与所述闸板之间安装有阻尼缓冲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双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双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26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