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漆房可循环式除味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71153.9 | 申请日: | 2018-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0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 发明(设计)人: | 顾静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利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6/12 | 分类号: | B01D46/12;B01D46/42;B01D5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室 三通管 输风管 漆房 本实用新型 除味装置 可循环式 上支管 引风罩 壳体 转轴 左端 电机 空气质量检测探头 空气流通 电磁阀 控制板 下支管 主支管 出风 除味 风轮 过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漆房可循环式除味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端中端安装有第一引风罩,所述第一引风罩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风管,所述第一输风管管内中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左端中部连接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安装有第一风轮,所述第一输风管右端固定连接有过滤室,所述过滤室右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内包括电磁阀、控制板、空气质量检测探头、上支管、下支管和主支管,所述上支管固定连接有第二输风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过滤室、三通管和出风盖,不但实现对未合格空气的再次过滤,而且,还实现了漆房内外的空气流通,提高了除味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漆房可循环式除味装置。
背景技术
漆房,是一种提供涂装作业专用环境的设备。由于经常需要在漆房内进行喷漆作业,导致漆房内的油漆味特别重。这些空气中弥漫的油漆味,若是被人体吸入太多,会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虽然目前,漆房内也存在一些除味装置,但这些除味装置只是单一的进行除味,无法使漆房内的空气和房外的空气流通,从而大大降低了除味的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漆房可循环式除味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漆房可循环式除味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漆房可循环式除味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端中端安装有第一引风罩,所述第一引风罩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风管,所述第一输风管管内中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左端中部连接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安装有第一风轮,所述第一输风管右端固定连接有过滤室,所述过滤室内包括烘干灯、第一活性炭过滤网、清洗喷头、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所述过滤室下端左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端安装有第三开关阀,所述过滤室右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内包括电磁阀、控制板、空气质量检测探头、上支管、下支管和主支管,所述上支管固定连接有第二输风管,所述第二输风管上端螺纹连接出风盖,所述出风盖上设有第二活性炭过滤网和出风口,所述第二输风管下端中部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右端中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安装有第二风轮,所述第二输风管右端下部固定连接第二引风罩,所述下支管外壁插接有紫外灯管。
优选的,所述第二开关阀位于过滤室左端中部,所述烘干灯位于过滤室左端上下两部,所述第一活性炭过滤网位于过滤室中端,所述第一开关阀位于过滤室右端上下两部。
优选的,所述主支管左端安装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安装有空气质量检测探头,所述主支管右端上下两部分别固定连接上支管和下支管,且上支管、下支管和主支管的连接处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电性串联控制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活性炭过滤网安装在出风盖的中端,所述出风口位于出风盖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下支管右端安装有防尘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漆房可循环式除味装置,通过设置过滤室、三通管和出风盖,利用第一活性炭过滤网将第一输风管输送来的房内空气进行净化,并通过空气质量检测探头进行检测,判断净化后的空气是否合格,合格的空气,经过紫外灯管灭菌后从下支管排放到房外,未合格的空气,则会随着第二输风管输送来的房外空气一起经过第二活性炭过滤网进行过滤,不但实现对未合格空气的再次过滤,而且,还实现了漆房内外的空气流通,提高了除味的效果;通过设置清洗喷头、烘干灯、第一开关阀、第二开关阀和第三开关阀,有利于对第一活性炭过滤网进行清洗,延长了第一活性炭过滤网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滤室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利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利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11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