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双腔快速制冷车载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69737.2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1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凌土贵;张勇;谢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英得尔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2 | 分类号: | F25D11/02;F25D23/00;F25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藏 快速制冷 内腔 冰箱箱体 分隔板 干簧管 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 安装内腔 车载冰箱 冷凝器 上箱盖 蒸发器 制冷腔 双腔 下端 冰箱 内部安装 内腔两侧 转动相连 控制器 转动座 上端 磁铁 风扇 侧壁 竖向 速冷 压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双腔快速制冷车载冰箱,包括冰箱箱体和上箱盖,冰箱箱体的内部安装有冷藏内腔,冷藏内腔的上端一侧通过转动座与上箱盖转动相连,冰箱箱体的一侧安装布置有安装内腔,冷藏内腔的中部竖向插入有分隔板,安装内腔内居中安装有压缩机,该压缩机的一侧冷凝器和控制器,该冷凝器的外侧安装有风扇,冷藏内腔的下端位于分隔板的下方安装有干簧管,分隔板的下端安装有与干簧管相对应的干簧管磁铁,冷藏内腔两侧侧壁上均布置有一个蒸发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两个蒸发器,实现速冷功能,在启动冰箱时,提高压缩机的转速,压缩机会集中先工作制冷腔,实现快速制冷,当制冷腔快速制冷后,再对冰箱全体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冰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双腔快速制冷车载冰箱。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自己的汽车,现在的车载冰箱的使用效用并不高,很多时候不会冷藏很多物品,所以很多的冷藏空间都是浪费的,如果能将冷藏仓分隔为两部分,并选择性地控制利用其中一部分来进行冷藏则会大大节约能源,另外,由于车载冰箱在大部分的时间内是不工作制冷的,所以一旦需要冷藏就需要将冷藏内腔快速制冷,现在的车载冰箱一般只安装有一个蒸发器,无法实现快速制冷,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双腔快速制冷车载冰箱,结构简单,具有两个蒸发器,实现速冷功能,在启动冰箱时,提高压缩机的转速,压缩机会集中先工作制冷腔,实现快速制冷,当制冷腔快速制冷后,再对冰箱全体工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单双腔快速制冷车载冰箱,包括冰箱箱体和上箱盖,所述的冰箱箱体的内部安装有冷藏内腔,所述的冷藏内腔的上端一侧通过转动座与上箱盖转动相连,所述的冰箱箱体的一侧安装布置有安装内腔,所述的冷藏内腔的中部竖向插入有分隔板,所述的安装内腔内居中安装有压缩机,该压缩机的一侧冷凝器和控制器,该冷凝器的外侧安装有风扇,所述的冷藏内腔的下端位于分隔板的下方安装有干簧管,所述的分隔板的下端安装有与干簧管相对应的干簧管磁铁,所述的冷藏内腔两侧侧壁上均布置有一个蒸发器。
作为补充,所述的分隔板包括隔板主体和盖板,所述的隔板主体呈方形板状,其一侧可拆卸安装有盖板,所述的隔板主体的两端对称布置有插条,所述的隔板主体的两端均并排布置有若干个凹槽腔,所述的插条的一侧布置有若干个插入到对应的凹槽腔中的插接座,所述的凹槽腔内布置有与插接座相顶的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的插条的外侧居中布置有条状凹槽,所述的隔板主体的底部安装有干簧管磁铁。
进一步的,所述的条状凹槽的一端封闭,一端开口,且开口端布置有锥形开口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双腔快速制冷车载冰箱,结构简单,具有两个蒸发器,实现速冷功能,在启动冰箱时,提高压缩机的转速,压缩机会集中先工作制冷腔,实现快速制冷,当制冷腔快速制冷后,再对冰箱全体工作;并且通过分隔板的插拔和干簧管的配合实现冷藏内腔的单双腔的切换,通过控制器控制两个蒸发器工作,实现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半剖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隔板的立体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图;
图6是图5的A-A向半剖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英得尔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英得尔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697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