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型宫腔内压迫止血气囊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67669.6 | 申请日: | 2018-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8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 发明(设计)人: | 鲁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A61B17/12 |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王春玲 |
| 地址: | 11000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大胶 气囊 压力传感器 引流管 注水管 走线通道 管内部 宫腔内压迫止血 本实用新型 气囊内部 改良型 堵块 走行 妊娠 传输线 信号传输线 连接信号 临床应用 凹陷处 气囊包 引流孔 有压力 传感器 瘢痕 出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型宫腔内压迫止血气囊,包括大胶管,大胶管内部设置有注水管通道、引流管通道、压力传感器走线通道,注水管通道、引流管通道内分别走行注水管、引流管,压力传感器走线通道内走行信号传输线;大胶管上部分别设置有气囊、宫颈堵块,气囊包绕设置在大胶管顶部凹陷处,气囊内侧与大胶管内部注水管相连通,宫颈堵块套设在气囊下方的大胶管上,气囊上方设置有与大胶管内部引流管相连通的引流孔;压力传感器走线通道与气囊内部相连通,气囊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上连接信号传输线。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患者活动方便,不受影响,具有十分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适用于剖宫产瘢痕妊娠或宫颈妊娠出血的患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改良型宫腔内压迫止血气囊。
背景技术
剖宫产瘢痕妊娠或宫颈妊娠在妇科宫外孕的手术中难度比较大,原因在于其出血汹涌,一旦出血,危及生命。因此如何能减少出血或预防出血是处理此类疾病至关重要的一步。通常,有两种情况,我们需要采取尿管压迫的方式减少出血。其一是患者病灶处出血汹涌,采用尿管压迫病灶处止血的方法减少出血,给下一步治疗创造抢救时机。其二是患者术后采用尿管压迫病灶处预防出血。由于我们通常采用的尿管是双腔气囊尿管,由于尿管前端带有气囊,利用气囊止血;但由于尿管前端的气囊与宫腔形态不符,气囊前方还有一小段尿管突出,难以完全压迫宫腔,不能最大限度的起到压迫止血作用。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或宫颈妊娠出血的患者中,由于出血位置较低,出血汹涌,必须将尿管外端使劲外拉,产生外用力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将尿管前端的气囊压迫于出血位置。通常情况下,我们采用胶布将尿管外端与大腿上部固定,或于大腿内侧缝线一枚固定,前者方法患者运动后经常松动,起不到压迫的作用;后者方法给患者带来不适,行走不便。且由于气囊与宫腔形态不符,通常难以准确压迫病灶,仍有活动性出血的情况,我们就会采取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止血,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子宫腔内出血压迫止血的改良型宫腔内压迫止血气囊;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患者活动方便,不受影响,具有十分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适用于剖宫产瘢痕妊娠或宫颈妊娠出血的患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良型宫腔内压迫止血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大胶管,所述大胶管内部设置有注水管通道、引流管通道、压力传感器走线通道,注水管通道、引流管通道内分别走行注水管、引流管,压力传感器走线通道内走行信号传输线;所述大胶管上部分别设置有气囊、宫颈堵块,气囊包绕设置在大胶管顶部凹陷处,气囊内侧与大胶管内部注水管相连通,宫颈堵块套设在气囊下方的大胶管上,气囊上方设置有与大胶管内部引流管相连通的引流孔,宫颈堵块为呈半圆形的碗状结构;所述压力传感器走线通道与气囊内部相连通,气囊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上连接信号传输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大胶管顶端为呈圆头型的封堵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囊设在距离大胶管顶端端头部5mm的凹陷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大胶管上设置有外螺纹结构,呈半圆形碗状结构的宫颈堵块底部设有与大胶管外螺纹结构相配合的内螺纹结构;所述宫颈堵块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推送宫颈堵块的宫颈堵块螺纹推杆。
进一步地,所述的宫颈堵块螺纹推杆的长度为1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力传感器走线通道的顶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座,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座上固定设置压力传感器。
具体地,当需要检测气囊内压力值时,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可通过信号传输线连接到外部的压力显示器上,进行显示气囊的实时压力参数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未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676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宫颈锥切术后预防宫颈黏连及创面出血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产科吸盘助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