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无组织废气吸附解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66514.0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6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允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刚正薄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F23G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卜另北 |
地址: | 226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管道 回流管 排放管道 焚烧炉 后支管 前支管 两组 本实用新型 废气吸附 钢板生产 解吸管道 解吸装置 排空烟囱 一端连接 沸石箱 控制阀 废气进口管道 废气进口管 达标排放 能源消耗 前端设置 连通 串联 环保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无组织废气吸附解吸装置,包括废气进口管道、排放管道、排空烟囱、吸附管道、解吸管道、焚烧炉和沸石箱,每组所述吸附管道上均串联一个沸石箱,所述废气进口管与两组吸附管道相连通,所述排放管道与排空烟囱相连通,两组所述吸附管道的前端设置有一前支管,两组所述吸附管道的后端设置有一后支管,所述焚烧炉的一端连接有回流管Ⅰ,所述焚烧炉的另一端连接有回流管Ⅱ,所述回流管Ⅰ的另一端与后支管相连通,所述回流管Ⅱ的另一端与排放管道连通,所述解吸管道的一端与前支管相连通,另一端与回流管Ⅱ相连通,所述前支管和后支管的两端均设置有控制阀,所述吸附管道的两端同样均设置有控制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满足环保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实现了低能源消耗的目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无组织废气吸附解吸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彩涂机组生产过程中,辊涂机房和调漆间中充斥VOC气体,主要成分为三甲苯、四甲苯及非甲烷总烃,不同的油漆种类中各种VOC气体成分也不尽相同。
自然挥发的VOC为低温低浓度气体,直接排放不符合环保要求,该废气直接进入高温处理浪费大量能源。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无组织废气吸附解吸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在满足环保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实现了低能源消耗的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无组织废气吸附解吸装置,其包括废气进口管道、排放管道、排空烟囱、吸附管道、解吸管道、焚烧炉和沸石箱,所述吸附管道有两组,每组所述吸附管道上均串联一个沸石箱,所述沸石箱位于吸附管道的中间位置,所述废气进口管与两组吸附管道相连通,两组所述吸附管道均与排放管道相连通,所述排放管道与排空烟囱相连通,两组所述吸附管道的前端设置有一用于连通两组吸附管道的前支管,两组所述吸附管道的后端设置有一用于连通两组吸附管道的后支管,所述焚烧炉的一端连接有回流管Ⅰ,所述焚烧炉的另一端连接有回流管Ⅱ,所述回流管Ⅰ的另一端与后支管相连通,所述回流管Ⅱ的另一端与排放管道连通,所述解吸管道的一端与前支管相连通,所述解吸管道的另一端与回流管Ⅱ相连通,所述前支管和后支管的两端均设置有控制阀,所述吸附管道的两端同样均设置有控制阀。
进一步的,所述沸石箱包括箱体和抽屉式沸石盒,所述箱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口和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抽屉式沸石盒有三个,三个抽屉式沸石盒并排设置在箱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进口和出口处均设置有差压感应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两组沸石箱设置,利用相应控制阀实现废气流向的调整,废气经过其中一沸石箱后,废气中的VOCs 污染物质被吸附于沸石上,吸附效率一般为90%~98.5%,净化后的气体排入大气中。当沸石箱中的VOCs 污染物质达到一定浓度后,控制阀自动调节,使废气流向另一组沸石箱,而浓缩后含有高浓度VOCs污染物质的沸石箱自动注入350℃以上高温气体进行脱附,然后送入焚烧炉进行焚烧,依次交替循环使用,进而实现废气的清洁处理,在满足环保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实现了低能源消耗的目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沸石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废气进口管道,2、排放管道,3、排空烟囱,4、吸附管道,5、解吸管道,6、焚烧炉,7、沸石箱,8、前支管,9、后支管,10、回流管Ⅰ,11、回流管Ⅱ,12、控制阀,13、进口,14、出口,15、差压感应器,16、箱体,17、抽屉式沸石盒。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刚正薄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刚正薄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665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