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电伴热的水蓄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66112.0 | 申请日: | 201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4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汤丽黎;蔡春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环渤高科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218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蓄能装置 电伴热装置 伴热 带电 蓄冷 高纬度 本实用新型 低温地区 空调系统 蓄能装置 自控装置 布水器 电伴热 外部罐 组合式 阀门 罐体 两套 蓄水 保证 配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电伴热的水蓄能装置,所述水蓄能装置内部设有上、下至少两套组合式布水器,所述水蓄能装置外部罐壁安装有电伴热装置,所述水蓄能装置还配备有与所述电伴热装置相连的电伴热自控装置,用于控制电伴热装置的启动和停止。所述带电伴热的水蓄能装置,在高纬度低温地区,冬天蓄冷时可以防止罐体或阀门结冻;冬天蓄冷时可以保证蓄能装置蓄水温度达到设计要求,以保证空调系统的顺利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蓄能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带电伴热的水蓄能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电力供应出现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夏季白天的“峰值”负荷与夜晚的“谷期”负荷的峰谷差很大,使电网的负荷率降低。集中空调是重要的用电大户,也是造成电网峰谷负荷的主要原因,而蓄能空调装置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办法。所谓蓄能空调,就是将电网负荷低谷期(如夜晚)的电力用于制冷或者制热,通过利用蓄能介质将冷(热)量储蓄起来,在电网负荷高峰期(如白天),再将冷热量释放出来用于建筑物的空调末端,以承担高峰期空调所需的全部或者部分负荷。通过采用这种蓄能技术能够实现削峰填谷,是缓解电力建设和新增用电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政府部门实行了电力供应峰谷不同的电价政策,随着各地峰谷电价实施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和峰谷电价比的加大,为蓄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一方面,随着峰谷电价比的加大,用户采用蓄能技术将大大减少其空调的运行费用,降低用电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另一方面,采用蓄能技术能够移峰填谷,有利于提高电网负荷率,有利于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
在蓄能技术中,水蓄冷技术由于具有初期投资少、系统简单、维系方便,既适用于新建建筑,也可用于已有系统的扩容或改造等特点,可实现蓄热和蓄冷的双重功能,更适宜于采用热泵系统的地区,使其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和很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在高纬度地区,由于冬天天气较为寒冷,水蓄能装置在做保温后依然可能存在结冻的现象,尤其是用做蓄冷时,本身蓄冷水温较低,暴露于室外,泄水口以及底板与基础面接触处很容易结冰,导致阀门冻裂,造成漏水,蓄水温度过低,系统放冷时蓄能装置里的水无法满足水温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电伴热的水蓄能装置,所述水蓄能装置内部设有上、下至少两套组合式布水器,所述水蓄能装置外部罐壁安装有电伴热装置,所述水蓄能装置还配备有与所述电伴热装置相连的电伴热自控装置,用于控制电伴热装置的启动和停止。
所述水蓄能装置外部安装有保温层,所述电伴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罐壁与所述保温层之间。
可选地,所述电伴热装置为电伴热带,优选地,所述电伴热带为发热电缆。
可选地,所述电伴热带缠绕于罐体外部,用铝箔胶带固定在罐壁上。
优选地,所述电伴热带以均匀分布的方式缠绕在罐壁上。
更优选地,所述电伴热带在所述罐壁上的缠绕分布为下密上疏的方式。考虑到蓄冷水在水蓄能装置内部存在温度自然分层现象,水蓄能装置内底部的水温较低,而冷水的密度相对较高,因此,电伴热带缠绕时优选采用这种下密上疏的缠绕分布方式,以使得电伴热带的热量输出与蓄冷水在水蓄能装置内部的温度自然分层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电伴热带与罐壁之间贴附在罐壁上安装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伴热自控装置连接。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能够更加准确的采集罐壁的温度,即能够更准确地采集水蓄能装置内部的蓄水水温,而且,多个温度传感器的设置能起到一用多备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水蓄能装置包括泄水阀门,可选地,所述泄水阀门处缠绕电伴热带,可防止阀门在低温下冻裂。
进一步地,所述水蓄能装置包括进、出水管,可选地,所述进、出水管缠绕电伴热带,可防止所述进、出水管在低温下冻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环渤高科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环渤高科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661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建筑物能源自给系统
- 下一篇:一种数据中心余热回收热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