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尼龙塑胶颗粒生产用检测上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64978.8 | 申请日: | 2018-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6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信鸿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10 | 分类号: | B29C4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胶原料桶 水箱 加热 上料机架 上料漏斗 供料泵 对称安装 尼龙塑胶 上料机 桶盖 本实用新型 底部四角处 红外感应器 密封橡胶环 操作把手 顶部设置 观察玻璃 加热电磁 依次设置 软管 挤出机 夹持套 进料管 上料管 伸缩架 行走轮 检测 环壳 上料 载物 漏斗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尼龙塑胶颗粒生产用检测上料机,包括上料机架,所述上料机架的底部四角处对称安装有四个行走轮,并且所述上料机架上方从右到左依次设置有塑胶原料桶、加热除水箱、供料泵和载物伸缩架,所述塑胶原料桶的外壳通过密封橡胶环连接有观察玻璃条,并且所述塑胶原料桶的顶部设置有桶盖,所述桶盖上对称安装有操作把手,所述加热除水箱的箱环壳中设置有加热电磁环,并且所述加热除水箱通过进料管与塑胶原料桶相连通,所述供料泵通过软管与加热除水箱相连通,并且所述供料泵通过上料管连接有上料漏斗套,所述上料漏斗套通过夹持套环连接有进漏斗,并且所述上料漏斗套的一端处设置有红外感应器,能对不同高度的挤出机进行上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尼龙塑胶颗粒生产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尼龙塑胶颗粒生产用检测上料机。
背景技术
塑料颗粒大致分为200多种,细分,几千种。常见的有几十种,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塑料。通用塑料: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 聚苯乙烯、聚酯、聚氨酯等。工程塑料:尼龙、聚四氟、聚甲醛、聚碳 有机硅等。特种塑料:热固性塑料、功能高分子塑料,比如人工肾。
上料机又称塑料上料机。标准材质,是废旧塑料生产流水线里必备的产品。上料机还分为单体式全自动真空上料机与分体式大功率全自动真空上料机。而且真空上料机是现代化工、制药、食品、冶金、建材、农副等各轻、重工业等必须配套的设备之一,他提供了工作效率,运输精确,质量可靠坚久耐用,并且在送料过程中原料完全不受潮,不受污染,不带异物,不漏失,实现送料过程自运化,避免高空加料的危险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是现代企业文明生产必备之一。
但是现有技术中,尼龙塑胶颗粒生产用的检测上料机大多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问题:
但是,现有的尼龙塑胶颗粒生产用检测上料机存在以下缺陷:
(1)一般的尼龙塑胶颗粒生产用检测上料机由于体积过大结构复杂,而且缺少移动辅助措施,不方便人们移动该检测上料机;
(2)普通尼龙塑胶颗粒的上料采用人工搬运的方式,极其不方便,而且加重的工作人员的劳动程度,而且其缺少相应的检测措施,不能进行自动上料。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尼龙塑胶颗粒生产用检测上料机,既解决了普通上料机带来的使用问题,又大大增加了上料机的可使用度,增加上料施工效率,为上料施工提供更大的方便,方便人们进行运输和转移,而且能够进行自动上料,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尼龙塑胶颗粒生产用检测上料机,包括上料机架,所述上料机架的底部四角处对称安装有四个行走轮,并且所述上料机架上方从右到左依次设置有塑胶原料桶、加热除水箱、供料泵和载物伸缩架,所述塑胶原料桶的外壳通过密封橡胶环连接有观察玻璃条,并且所述塑胶原料桶的顶部设置有桶盖,所述桶盖上对称安装有操作把手,所述加热除水箱的箱环壳中设置有加热电磁环,并且所述加热除水箱通过进料管与塑胶原料桶相连通,
所述供料泵通过软管与加热除水箱相连通,并且所述供料泵通过上料管连接有上料漏斗套,所述上料漏斗套通过夹持套环连接有进漏斗,并且所述上料漏斗套的一端处设置有红外感应器。
进一步地,所述桶盖的中间处设置有通气弯管,所述通气弯管的弯曲角度为90°。
进一步地,所述载物伸缩架的顶部设置有载物环座,所述载物环座通过基座板固定安装于载物伸缩架的上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漏斗套上设置有气压平衡气管,所述气压平衡气管的进气管口安装有干燥气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信鸿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信鸿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649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