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量回收型电池老化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63962.5 | 申请日: | 201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2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钟良;谢贤蕾;郭家接;于崇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飞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10/44;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科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2 | 代理人: | 万永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触点 能量回收型 电池老化 电池正极接线柱 设备及系统 充放电 继电器 老化 本实用新型 可编程电源 电池负极 限流电路 接线柱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量回收型电池老化设备及系统,包括MCU控制器、可编程电源、限流电路、第一继电器、电池负极接线柱、第一电池正极接线柱、第二电池正极接线柱、第一导电触点、第二导电触点、第三导电触点、第四导电触点、第五导电触点和第六导电触点;此能量回收型电池老化设备与PC上位机共同作用,实现需充放电老化的两个电池的相互充放电老化,有效避免能量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管理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量回收型电池老化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池厂商为了保证电池的品质和安全,电池,特别是高容量的大电池,出厂前都需要对电池进行充放电老化。
目前的老化设备主要是通过电子负载进行放电,充电器进行充电。这样的老化设备的弊端是将电池的能量转换成热量白白浪费掉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量回收型电池老化设备及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能量回收型电池老化设备,包括MCU控制器、可编程电源、限流电路、第一继电器、电池负极接线柱、第一电池正极接线柱、第二电池正极接线柱、第一导电触点、第二导电触点、第三导电触点、第四导电触点、第五导电触点和第六导电触点;
所述电池负极接线柱用于与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负极性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电池正极接线柱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触点和第二导电触点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池正极接线柱还用于与第一电池的正极性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池正极接线柱分别与所述第三导电触点和第四导电触点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池正极接线柱还用于与第二电池的正极性端电连接;
所述可编程电源的正极性端和所述限流电路的负极性端与所述第五导电触点电连接,所述可编程电源的负极性端和所述限流电路的正极性端与所述第六导电触点电连接;
所述MCU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可编程电源、所述限流电路和所述第一继电器电连接;所述MCU控制器还分别用于与第一电池、第二电池和PC上位机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能量回收型电池老化设备与PC上位机共同作用,实现需充放电老化的两个电池的相互充放电老化,有效避免能量的浪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能量回收型电池老化设备还包括第二继电器、电子负载电路、第七导电触点、第八导电触点和第九导电触点;
所述电子负载电路的正极性端与所述第七导电触点电连接,所述电子负载电路的负极性端与所述电池负极接线柱电连接;
所述第一电池正极接线柱与所述第八导电触点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池正极接线柱与所述第九导电触点电连接;
所述MCU控制器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MCU控制器上配置有CAN/485总线接口,所述MCU控制器通过所述CAN/485总线接口分别实现与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MCU控制器上配置有USB接口,所述MCU控制器通过所述USB接口实现与PC上位机的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能量回收型电池老化系统,包括PC上位机和上述一种能量回收型电池老化设备,所述PC上位机与所述MCU控制器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能量回收型电池老化设备及系统的原理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飞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飞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639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辊压机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电池压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