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内漏和带弹簧圈烟囱支架的术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63567.7 | 申请日: | 201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73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冯睿;景在平;冯家烜;赵玉玺;严晓南;周建;鲍贤豪;吴明炜;李振江;刘军军;李逸明;徐子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海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07 | 分类号: | A61F2/07;A61F2/95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陆林辉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囱支架 弹簧圈 支撑架 主体支架 内漏 本实用新型 人造纤维 覆膜 支架置入器 病变动脉 完全封闭 接触处 移植物 并发症 受压 置入 缠绕 侧面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内漏和带弹簧圈烟囱支架的术用组件,主体支架内部为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的外侧包裹第一覆膜,主体支架为圆形,侧面受压后形成包裹烟囱支架的凹槽,凹槽与烟囱支架的接触处设有第一人造纤维,烟囱支架的内部为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的外部包裹第二覆膜;弹簧圈,弹簧圈的纵向设有第二人造纤维,弹簧圈缠绕在烟囱支架上,烟囱支架和弹簧圈通过支架置入器置入主体支架的凹槽内。本实用新型有效防止内漏、实现移植物病变动脉完全封闭、减少并发症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脉支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有效防止内漏、实现移植物病变动脉完全封闭、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防内漏和带弹簧圈烟囱支架的术用组件。
背景技术
主动脉扩张病变因常常累及重要内脏分支血管,无论是采取传统的开放手术还是腔内隔绝术,都极具挑战。对于复杂病变,腔内移植物植入的过程可能会阻碍分支血管的血流而造成严重并发症。烟囱修复术为那些不慎被腔内移植物所覆盖的分支动脉保证了血流灌注。烟囱修复术,是指在置入主动脉移植物的过程中,因锚定区不足需要有意覆盖或者不慎封闭重要分支开口时,在被覆盖的分支血管和主动脉之间并排释放覆膜支架或裸支架,达到保全或挽救被覆盖分支血管血供的目的。因分支血管内支架的释放形态类似烟囱,故称之为烟囱技术。近年来,烟囱技术由于其灵活组合、方便即用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主动脉扩张病变保留内脏分支血流的微创腔内治疗中。
关于烟囱技术,最为主要的担忧即为术后内漏的发生。内漏是指与腔内血管移植物相关的在移植物腔外,且在被此移植物所治疗的动脉瘤腔及邻近血管腔内出现持续性血流的现象。I型内漏:又称为移植物周围内漏或移植物相关内漏。因移植物的近端或远端与病变动脉之间未能完全封闭,或者相互重叠的移植物之间未能完成封闭,或者相互重叠的移植物之间出现空隙,导致血流持续性流入动脉瘤腔内。
需要一种有效防止内漏、实现移植物病变动脉完全封闭、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防内漏和带弹簧圈烟囱支架的术用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防止内漏、实现移植物病变动脉完全封闭、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防内漏和带弹簧圈烟囱支架的术用组件。
防内漏和带弹簧圈烟囱支架的术用组件,包括:
主体支架,所述主体支架内部为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外侧包裹第一覆膜,所述主体支架为圆形,侧面受压后形成包裹烟囱支架的凹槽,所述凹槽与烟囱支架的接触处设有第一人造纤维,所述烟囱支架的内部为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外部包裹第二覆膜;
弹簧圈,所述弹簧圈的纵向设有第二人造纤维,所述弹簧圈缠绕在烟囱支架上,所述烟囱支架和弹簧圈通过支架置入器置入主体支架的凹槽内。
所述第一支撑架横向为波浪形,纵向通过连接条将波浪形连接为一个整体。
所述第一覆膜为封闭环形,紧贴第一支撑架的外侧。
所述第二支撑架横向为波浪形,纵向通过连接条将波浪形连接为一个整体。
所述第二覆膜为封闭圆管状,紧贴第二支撑架的外侧。
所述弹簧圈为均匀的螺旋状,缠绕在烟囱支架的外侧。
所述弹簧圈纵向为螺旋状,横向为弹性环。
所述人造纤维均匀分布在弹簧圈上,并在弹簧圈的两侧交错分布,朝向弹簧圈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海医院,未经上海长海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635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腔内锚定导管
- 下一篇:一种带有中心定位带的防脱位髋关节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