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CCD相机的微距补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63335.1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7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和仙;王文武;许书烟;叶坤煌;王丽君;陈文;林宗德;宫立达;李省委;张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闽南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N5/235 | 分类号: | H04N5/235;H04N5/225;H04N5/372;G03B15/06 |
代理公司: | 泉州劲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6 | 代理人: | 林枫 |
地址: | 362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套 反射腔 卡块 灯罩 本实用新型 螺栓 补光装置 机腔 内壁 微距 螺母 螺母螺纹连接 便于安装 灯罩固定 底部内壁 结构稳定 上下两端 转动连接 镜头 反射镜 漫反射 卡合 受光 光源 连通 开口 照射 环绕 拍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CCD相机的微距补光装置,包括镜头、护套和灯罩,所述护套与灯罩固定连接,所述护套内等距离环绕设有多个第一卡块,所述护套远离灯罩的一端内壁上安装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位于护套内的部分转动连接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共同卡合有镜头,所述灯罩内开设有机腔和反射腔,且机腔与反射腔连通,所述反射腔远离机腔的一端底部内壁开设有开口,所述反射腔的上下两端内壁上均安装有第一反射镜。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操作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便于安装,可在需要时即装即用,便于调节光源的照射,还可产生漫反射环境,使得物体更好的受光拍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CCD相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CCD相机的微距补光装置。
背景技术
CCD相机是在安全防范系统中,图像的生成当前主要是来自CCD相机,CCD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的简称,它能够将光线变为电荷并将电荷存储及转移,也可将存储之电荷取出使电压发生变化,因此是理想的CCD相机元件,以其构成的CCD相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不受磁场影响、具有抗震动和撞击之特性而被广泛应用。
但现有的CCD相机在暗光处拍微距的时候,容易导致拍摄模糊,而采用闪光灯则造成过度曝光等问题,导致微距照片失真,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用于CCD相机的微距补光装置,来满足这种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CCD相机在暗光处拍微距的时候,容易导致拍摄模糊,而采用闪光灯则造成过度曝光等问题,导致微距照片失真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CCD相机的微距补光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CCD相机的微距补光装置,包括镜头、护套和灯罩,所述护套与灯罩固定连接,所述护套内等距离环绕设有多个第一卡块,所述护套远离灯罩的一端内壁上安装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位于护套内的部分转动连接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共同卡合有镜头,所述灯罩内开设有机腔和反射腔,且机腔与反射腔连通,所述反射腔远离机腔的一端底部内壁开设有开口,所述反射腔的上下两端内壁上均安装有第一反射镜,所述机腔和反射腔的连接部分设有灯源,所述灯源的上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转动连接在灯罩的内壁上,所述机腔内竖直设有齿条,且齿条滑动连接在机腔的内壁上,且齿轮和齿条啮合,所述齿条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机腔的上端内壁与第二螺栓对应的位置安装有第二螺母,且第二螺栓与第二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开口的上端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二反射镜远离反射腔内壁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螺栓,所述反射腔与第三螺栓对应的位置安装有第三螺母,且第三螺栓与第三螺母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护套和灯罩采用一体成型结构制成。
优选地,所述齿条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机腔的内壁与滑块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滑槽,且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
优选地,所述反射腔远离机腔的一端内壁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灯源上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灯罩的内壁上,所述转轴上套设有齿轮。
优选地,所述齿轮与转轴过盈配合联接。
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操作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便于安装,可在需要时即装即用,将护套套在镜头上,并通过第一螺栓带动第二卡块对镜头进行紧固固定。
2、本实用新型便于调节光源的照射,还可产生漫反射环境,使得物体更好的受光拍摄,当灯源转动至水平方位时,通过第二反射镜的直接反射从而提高某一部分的照射范围,第三螺栓可调节第二反射镜的角度,从而方便进一步扩大或缩小照射范围,当需要降低灯光强度提高照射范围时,将灯源从水平方位倾斜,即可通过两个第一反射镜实现漫反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闽南理工学院,未经闽南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633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