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活塞环安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61037.9 | 申请日: | 201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96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徐传民;潘向阳;王朝礼;孟祥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振挺精工活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12 | 分类号: | B25B27/12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陈斌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筒体 活塞环 活塞 安装装置 推动环 汽车活塞环 环筒 本实用新型 安装效率 顶端安装 活塞环槽 可拆卸的 驱动机构 上下运动 一次安装 拆卸 串装 环孔 省力 省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活塞环安装装置,包括装环筒体,在装环筒体顶端安装可拆卸的活塞胀碗,在装环筒体与活塞胀碗设置套装在装环筒体上的推动环,所述推动环连接带动推动环沿装环筒体上下运动的驱动机构。该装置不再因以往装环孔与装环筒顶部之间的间距大小而限制活塞环的一次安装数量,该安装装置的结构大大提高了活塞环的单次串装数量,进一步减少了活塞胀碗从装环筒顶部的拆卸次数,提高了活塞环往活塞环槽内的安装效率且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塞加工设备辅助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活塞环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0509344.9 ,公开了一种名称为:活塞环安装设备的专利申请,该专利第[0030]段记载:“安装平台10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可选地,安装平台10的高度设置为便于取放活塞环的高度,例如,安装平台的高度可以是0.7-0.9米。在本实例中,安装平台10开设有两个装环孔,即第一装环孔和第二装环孔,在其他实例中,安装平台10可以依照活塞环需要安装活塞环的数量设置装环孔以及相应数量的装环组件。”,该专利[0031]段记载:“第一装环组件包括第一装环筒110、第一活塞胀碗130和第一升降机构。第一活塞胀碗130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装环筒110顶部,第一升降机构用于使第一装环筒110能够贯穿第一装环孔上下移动”,该专利[0040]段记载:“启动第一升降装置,使第一升降装置驱动第一装环筒110下降。此时,第一装环筒110、第一活塞胀碗130以及活塞同步下移,第一活塞环140的直径用于大于第一装环孔的内径从而受到第一装环孔的阻挡作用相对于第一装环筒110滑动,第一活塞环140滑动至第一活塞胀碗130的第一扩径部受到第一扩径部的作用扩张,进一步滑动至第一等径部时停止第一升降装置的继续下降,此此时,第一活塞环140处于第一活塞胀碗130待命位置。”,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将第一活塞胀碗130从第一装环筒110顶部拆下来,将所需安装的活塞环依次预先套装在第一装环孔与第一装环筒110顶部之间,为了工人操作方便,第一装环孔与第一装环筒110顶端面之间的间距不能设置的过大,如果两者间距过大,再加上安装平台10的高度(安装平台10的高度就是装环孔距地面的高度,该距地面的高度是不变的),那么操作人员根本无法顺利完成活塞环的安装,因为工人的身高是有限的;活塞环是装在第一装环孔与第一装环筒110顶部之间,也就是说第一装环孔与第一装环筒110顶部之间的间距就决定了安装环的串装数量,由于每次串装安装环时需要将第一活塞胀碗130从第一装环筒110顶部拆下来,拆装过程费时费力,因此为了尽量减少拆装次数,我们肯定希望第一装环孔与第一装环筒110顶部之间串装的活塞环越多越好,但是活塞环串装的越多,就要求第一装环孔与第一装环筒110之间的间距越大,但是间距越大,操作人员操作就越不方便,因此本专利的结构就限制了活塞环的串装数量,同时导致第一活塞胀碗130从第一装环筒110顶部拆卸次数较多,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汽车活塞环安装装置,该装置不再因以往装环孔与装环筒顶部之间的间距大小而限制活塞环的一次安装数量,该安装装置的结构大大提高了活塞环的单次串装数量,进一步减少了活塞胀碗从装环筒顶部的拆卸次数,提高了活塞环往活塞环槽内的安装效率且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装环筒体,在装环筒体顶端安装可拆卸的活塞胀碗,在装环筒体与活塞胀碗之间设置套装在装环筒体上的推动环,所述推动环连接带动推动环沿装环筒体上下运动的驱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振挺精工活塞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振挺精工活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610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