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低温绝热容器的夹层抽空密封塞的规塞复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59311.9 | 申请日: | 201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0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丁存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存喜 |
主分类号: | F17C13/06 | 分类号: | F17C13/06;F17C13/00;F17C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04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塞 真空规管 夹层 低温绝热容器 复合结构 压塞 抽空 本实用新型 夹层真空度 定期检测 密封连接 嵌入密封 依次增大 运行效率 中间空腔 中空结构 三段式 探头 放气 空腔 套接 下端 监视 | ||
一种基于低温绝热容器的夹层抽空密封塞的规塞复合结构,包括:由外而内依次套接的密封塞、压塞和真空规管,其中:真空规管的下端嵌入密封塞内,压塞与密封塞之间密封连接。密封塞为三段式中空结构,其中由下而上依次包括三个半径依次增大的空腔,所述真空规管的探头位于中间空腔内。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极低的漏放气速率,方便随时监视夹层内的真空度,节省夹层真空度定期检测的成本,提高行业运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抽空密封塞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用于车载LNG瓶和工业用杜瓦瓶的夹层真空的检测和监视的基于低温绝热容器的夹层抽空密封塞的规塞复合结构。
背景技术
真空绝热深冷设备在生产时需要对低温绝热压力容器的夹层真空度进行测量,并且每隔1年或3年需要进行定期检测。目前,如大型储罐配有最高真空量程仅达到0.001Tor的真空规管,可以实时检测夹层真空度,即使未到达行业标准的真空度要求,在实际应用中仍可以作为夹层真空是否失效的参考。而车载LNG气瓶和工业用杜瓦瓶则没有配备真空规管,出厂检测时只能测量夹层抽空口外部的抽空管道的动态真空度,由于管道放气速率与夹层内部放气速率相比,其大小不可忽略的原因,所以无法检测到真实的夹层内静态真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基于低温绝热容器的夹层抽空密封塞的规塞复合结构,能够达到极低的漏放气速率,方便随时监视瓶内夹层内真空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由外而内依次套接的密封塞、压塞和真空规管,其中:真空规管的下端嵌入密封塞内,压塞与密封塞之间密封连接。
所述的密封塞为三段式中空结构,其中由下而上依次包括三个半径依次增大的空腔,所述真空规管的探头位于中间空腔内。
所述的真空规管与压塞之间设有至少一组密封机构,该密封机构包括一个泄压缓冲环和位于其两侧的一对O型圈。
所述的密封塞的外部设有至少一组凹槽及其对应的O型圈。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原有气瓶结构的情况下,将真空规管复合到低温绝热容器的夹层抽空密封塞的中央,形成本实用新型的规塞复合结构,可以随时监视夹层内的真空度,节省夹层真空度定期检测的成本,提高行业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密封塞的示意图;图2b为密封材料的示意图;图2c为真空规管的示意图;图2d为压塞的示意图;图2e为插头的示意图;
图中:密封塞1、真空规管2、第一O型圈3、泄压缓冲环4、第二O型圈5、压塞6、密封树脂层7、插头8、第三O型圈9、第四O型圈1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包含:密封塞1、压塞6和真空规管2,其中:真空规管2的下端嵌入密封塞1内,压塞6设置于真空规管2与密封塞1之间。
所述的密封塞1为三段式中空结构,其中由下而上依次包括三个半径依次增大的空腔。
所述的密封塞1的外部设有两组凹槽及其对应的O型圈9、10。
所述的压塞6外部设有螺纹。
所述的真空规管2的上端设有插头8,该插头8嵌入压塞6中且其输入端与真空规管2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的压塞6与真空规管2之间设有密封树脂层7;所述的密封塞1与压塞6之间也设有密封树脂层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存喜,未经丁存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593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