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转套筒胀型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58924.0 | 申请日: | 2018-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3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 发明(设计)人: | 丛玉林;郑金鹿;张馨予;王德兴;赵永华;朱振芬;陈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2/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15006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上模座 限位盘 本实用新型 回转套筒 胀型模具 内模块 外模块 上模 凸模 下模 胀形 橡胶 锥面 调整螺钉 反复旋转 径向凹槽 受力均匀 胀形过程 变形量 下模座 弹簧 顶销 合模 均布 套筒 穿过 释放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套筒胀型模具,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所述的上模部分的凸模固定安装在上模座上,限位盘与上模座之间设置有弹顶橡胶,调整螺钉穿过上模座和弹顶橡胶并固定在限位盘上,凸模底部外侧和限位盘的底部内侧均设置有锥面;下模部分包括的下模座上开有8处均布的径向凹槽,每个凹槽上放置一组外模块和内模块,内模块与外模块之间设置有顶销的弹簧。本实用新型导向精度较高,胀形时产品受力均匀,利于应力的释放,降低变形量;在胀形过程中,可反复旋转套筒多次合模胀形,能更好的保证产品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套筒胀型模具,适合于不锈钢、合金钢等高强度材料的套筒胀型。
背景技术
在钣金成型领域中,目前常用的旋压成形方式只适合产品形状精度要求较低的小批量产品;聚氨酯橡胶胀型适用于材料强度较低、形状简单的小型薄壁套筒胀型;较为先进的方式为液压成形,但该技术对设备要求较高,的制作过程比较麻烦且寿命短。对于有的材料强度大、形状比较复杂的大型回转套筒件,如不锈钢材料、合金钢材料,并要保证批量成型,又能保证产品精度,便于操作,节约成本,目前尚没有比较成熟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转套筒成型模具,满足强度较大、形状复杂的合金,尤其适合不锈钢、高温合金钢等高强度材料成形,且模具精度、寿命高,操作简单,可实现批量生产,对设备要求较低,只需普通冲床即可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回转套筒成型模具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所述的上模部分包括上模座、弹顶橡胶、限位盘、凸模、调整螺钉,凸模固定安装在上模座上,限位盘与上模座之间设置有弹顶橡胶,调整螺钉穿过上模座和弹顶橡胶并固定在限位盘上,所述的凸模底部外侧和限位盘的底部内侧均设置有锥面;下模部分包括下模座、外模块、内模块,下模座上开有8处均布的径向凹槽,每个凹槽上放置一组外模块和内模块,内模块与外模块之间设置有顶销,内模块和顶销之间以及外模块和顶销之间设置有弹簧;外模块包括外心轴及安装在外心轴上的外胀瓣,内模块包括内心轴及安装在内心轴上的内胀瓣,所述的外胀瓣与内胀瓣中间型面即是回转套筒所要成的形状,外胀瓣的外侧与内胀瓣的内侧设置锥面,所述的锥面与凸模和限位盘锥面配合。
本实用新型在普通冲床上使用即可保证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且一致性好,操作简单;解决了高强度材料和形面复杂的产品胀形,尤其适合不锈钢、高温合金钢等高强度材料成形,产品壁厚可高达5mm左右;经过长期使用发现模具磨损较小,可实现批量生产;模具导向精度较高,胀形时产品受力均匀,利于应力的释放,降低变形量;在胀形过程中,可反复旋转套筒多次合模胀形,能更好的保证产品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合模状态示意图;
图3为为合模状态工作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回转套筒成型模具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所述的上模部分包括上模座1、弹顶橡胶2、限位盘4、凸模15、调整螺钉17,凸模15固定安装在上模座1上,限位盘4与上模座1之间设置有弹顶橡胶2,调整螺钉17穿过上模座1和弹顶橡胶2并固定在限位盘4上,所述的凸模15底部外侧和限位盘4的底部内侧均设置有锥面;下模部分包括下模座16、外模块、内模块,下模座16上开有8处均布的径向凹槽,每个凹槽上放置一组外模块和内模块,内模块与外模块之间设置有顶销11,内模块和顶销11之间以及外模块和顶销11之间设置有弹簧;外模块包括外心轴7及安装在外心轴7上的外胀瓣5,内模块包括内心轴12及安装在内心轴12上的内胀瓣10,所述的外胀瓣5与内胀瓣10中间型面即是回转套筒所要成的形状,外胀瓣5的外侧与内胀瓣10的内侧设置锥面,所述的锥面与凸模15和限位盘4锥面配合。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模具开启状态下将毛坯料放入外胀瓣5、内胀瓣10之间;在压力机带动下由上模座1、弹顶橡胶2、限位盘4、凸模15、调整螺钉17组成的上模部分整体向下运动,外胀瓣5在限位盘4的锥面作用下向内收缩,当限位盘4内腔下表面与外胀瓣5上表面贴合时,外胀瓣5将不再运动,此时外胀瓣5的工作型面即回转套筒的外形轮廓尺寸;上模部分继续向下运动,压缩弹顶橡胶2,内胀瓣10在凸模15的锥面作用下向外膨胀,直至上模座1与限位柱3接触,薄壁回转体毛坯紧紧夹在外胀瓣5、内胀瓣10之间,模具合模结束,此时完成回转套筒成型。在压力机带动下,上模部分向上运动,下模部分恢复自由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589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捷式机械冲压模具
- 下一篇:适用于角钢制肋板的加工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