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逆流胸腔引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58123.4 | 申请日: | 2018-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0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 发明(设计)人: | 全世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茂名市德力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王国标 |
| 地址: | 525000 广东省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单向阀 入流孔 容腔 胸腔引流 出流孔 导气管 本实用新型 防逆流 封盖 滤罐 连通 高度差 引流器 胸腔 上盖 术后 逆流 感染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逆流胸腔引流结构,包括具有容腔的滤罐,滤罐上盖有封盖,封盖上设有与容腔连通的入流孔、出流孔,入流孔上设有单向阀,单向阀设在容腔内,容腔内还设有导气管,导气管与单向阀的出口连通,使得气体或液体可从入流孔进入然后依次经过单向阀、导气管、出流孔。使用时,将入流孔与胸腔连接,然后将出流孔与大气或引流器连接,由于有单向阀的设置,所以就算高度差不足,也不会发生逆流而导致病人而成感染。本实用新型用于术后胸腔引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术后用的防逆流胸腔引流结构。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做胸腔引流时,需保持胸闭引流的密闭性:由于胸腔内是负压,为了防止引流液倒流而发生逆行感染,要确保患者的胸闭引流瓶平面低于胸腔引流口平面至少60cm,嘱患者活动时不要将引流瓶提的太高,更不能跨床。引流管不要过长,以防折叠。为防止胸腔管与外界相通,更换引流瓶时,必须用双钳双向夹管;为防止患者外出做检查时,管路连接不紧密或引流瓶倾斜至水封管露出水面等情况发生,应用两把钳子不同方相进行夹管。若为有齿钳,其齿端需包裹纱布或胶套,防止夹管时导致引流管破裂、漏气。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病人家属、病人会忘记“60cm”的高度差要求,导致在容腔内的过滤液逆流,导致病人发生二次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术后用的防逆流胸腔引流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防逆流胸腔引流结构,包括具有容腔的滤罐,滤罐上盖有封盖,封盖上设有与容腔连通的入流孔、出流孔,入流孔上设有单向阀,单向阀设在容腔内,容腔内还设有导气管,导气管与单向阀的出口连通,使得气体或液体可从入流孔进入然后依次经过单向阀、导气管、出流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容腔内还设有设在封盖下方的隔离套,隔离套套住单向阀,隔离套的上端与入流孔连通,隔离套的下端与导气管连通。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隔离套与单向阀之间设有间隙。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入流孔和/或出流孔的上端往上延伸从而在封盖的上表面形成连接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防逆流胸腔引流结构,包括具有容腔的滤罐,滤罐上盖有封盖,封盖上设有与容腔连通的入流孔、出流孔,入流孔上设有单向阀,单向阀设在容腔内,容腔内还设有导气管,导气管与单向阀的出口连通,使得气体或液体可从入流孔进入然后依次经过单向阀、导气管、出流孔。使用时,将入流孔与胸腔连接,然后将出流孔与大气或引流器连接,由于有单向阀的设置,所以就算高度差不足,也不会发生逆流而导致病人而成感染。本实用新型用于术后胸腔引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茂名市德力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茂名市德力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581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引流袋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妇产科护理用小便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