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特高压直流线路与金属回线共杆酒杯塔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58030.1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7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吴高波;徐维毅;张瑚;李健;肖明杰;林芳;向宇;赵全江;岳浩;李铁鼎;罗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08 | 分类号: | E04H12/08;E04H12/24;H02G7/2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曲臂 回线 下曲臂 横担 杆塔 金属 导线横担 顶角 酒杯 特高压直流线路 底角 本实用新型 连接点 朝上 塔基 塔身 电压等级线路 导线绝缘子 地线支架 塔窗 同层 悬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特高压直流线路与金属回线共杆酒杯塔,涉及一种酒杯塔的结构。它包括塔身、中横担、极导线横担和两个地线支架;塔身包括塔基、下曲臂和上曲臂;上曲臂底边朝上并与中横担连接,其顶角朝下;下曲臂顶角朝上并与上曲臂顶角连接,其底边上的两个底角,一个与另一个下曲臂的底边上的底角连接,另一个与塔基连接;下曲臂、上曲臂和中横担之间为塔窗,中横担悬挂着金属回线;极导线横担与上曲臂的连接处为连接点,极导线绝缘子串的一端与极导线横担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点连接。本实用新型将金属回线与极导线同层布置,使杆塔的呼高不受金属回线的影响,便于共杆杆塔与其他电压等级线路的交叉,同时有利于提高共杆杆塔的极导线耐雷水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输电线路杆塔领域,具体地说是它一种特高压直流线路与金属回线共杆酒杯塔。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双极直流输电系统大都带有配套的接地极和接地极线路,必要时利用大地为回路形成单极大地回线运行方式来提高直流输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可供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接地极极址和接地极线路使用的土地资源日益紧张,接地极极址和线路工程引起的环境影响、社会稳定等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发展迅速,接地极的入地电流不断提高,极址的选择更加困难。在个别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设计阶段,接地极极址和线路路径选择甚至成为整个直流输电工程的制约因素。
针对上述问题,采用金属回线代替接地极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同时,为了充分利用已有的线路走廊和铁塔,起到节约土地占用和节省工程投资的作用,推荐采用金属回线与极导线共杆架设的方案。国内目前已有部分直流输电工程在换流站附近采用了接地极线与极导线同塔架设的方案,可供金属回线与极导线共杆架设参考。但由于金属回线的工作特点,较接地极线有较大差异,还需要进行改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高压直流线路与金属回线共杆酒杯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特高压直流线路与金属回线共杆酒杯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身、水平设于塔身顶部的中横担、水平设于塔身顶部两端且关于中横担中点左右对称设置的极导线横担和两个分别倾斜设置于极导线横担正上方的地线支架;所述塔身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塔基、下曲臂和上曲臂,下曲臂为下三角形结构,上曲臂为上三角形结构;所述上曲臂底边朝上并与中横担连接,上曲臂顶角朝下;所述下曲臂顶角朝上并与上曲臂顶角连接,下曲臂底边上的两个底角,一个与另一个下曲臂的底边上的底角连接,另一个与塔基顶部连接;所述下曲臂、上曲臂和中横担之间的空间为塔窗,中横担中点的底部通过金属回线绝缘子串悬挂着金属回线,金属回线位于塔窗内;所述极导线横担与上曲臂的连接处为连接点,极导线绝缘子串的一端与极导线横担的空余端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点连接;所述极导线绝缘子串呈V型且底部连接有极导线;所述极导线与金属回线同层布置;所述极导线横担到金属回线绝缘子串的距离L1为22.42m,中横担到金属回线绝缘子串的距离L2为8.24m,地线支架到金属回线绝缘子串的距离L3为14.63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将金属回线与极导线同层布置,杆塔的呼高不受金属回线的影响,共杆杆塔与其它电压等级线路交叉时仍可按常规特高压线路处理,避免了现有技术因低等级线路在下方导致的跨越困难问题,有利于输电线路走廊的统筹规划;
2)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降低极导线横担的对地高度,有利于提高共杆杆塔的极导线耐雷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极导线横担、中横担、地线支架与金属回线绝缘子串的距离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580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升降的通信基站铁塔
- 下一篇:新型多功能拓展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