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成碳罐控制阀支架进气歧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57227.3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9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方立锋;蔡炳芳;饶聪超;茅锦鑫;吴文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神通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F02M25/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叶绍华 |
地址: | 31540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罐电磁阀 进气歧管 支架套 支架 封盖 固定支架 本实用新型 碳罐控制阀 进气接口 电插片 主体槽 发动机进气歧管 一体成型的 出气接口 紧装置 壳侧面 有压 贯穿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碳罐控制阀支架进气歧管。包括进气歧管和碳罐电磁阀固定支架,碳罐电磁阀固定支架包括与进气歧管一体成型的支架套壳和支架封盖,支架套壳一端上设置有电插片接口,支架套壳一端上还设置有进气接口,支架套壳侧面与进气歧管相连,支架套壳另一端上设置有与支架封盖相配合的碳罐电磁阀主体槽,电插片接口和进气接口均贯穿至碳罐电磁阀主体槽,支架封盖上设置有出气接口,支架套壳和支架封盖之间还设置有压紧装置。本实用新型将碳罐电磁阀固定支架集成到了进气歧管上,使碳罐电磁阀的安装更加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碳罐控制阀支架进气歧管。
背景技术
发动机进气歧管是发动机的重要部件,其功能在于保证发动机均匀进气和正常运转。目前,发动机尤其是增压汽油发动机的体积越来越小,进气歧管的体积也越来越小;而为了降低油耗并使尾气达到排放要求,进气歧管上布置的电子器件、管路及接头越来越多,合理布置这些电子部件和接头越发困难。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碳罐电磁阀外接的形式在进气歧管上加装,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5978713 U于2017年2月22日公开的一种碳罐电磁阀,包括阀体、位于阀体内的线筒、缠绕于线筒上的电磁线圈、固定铁芯、电枢、用于使电枢复位的弹簧、用于将电磁线圈通电的电插片及与阀体配合的阀盖。此实用新型可以在发动机进气歧管较低的真空度下获得最大的气体流量,但仍采取了碳罐电磁阀外接的形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使碳罐控制阀支架集合在进气歧管上的集成碳罐控制阀支架进气歧管,包括进气歧管和碳罐电磁阀固定支架,所述的碳罐电磁阀固定支架包括与进气歧管一体成型的支架套壳和支架封盖,所述的支架套壳一端上设置有电插片接口,所述的支架套壳一端上还设置有进气接口,所述的支架套壳侧面与进气歧管相连,所述的支架套壳另一端上设置有与支架封盖相配合的碳罐电磁阀主体槽,所述的电插片接口和进气接口均贯穿至碳罐电磁阀主体槽,所述的支架封盖上设置有出气接口,所述的支架套壳和支架封盖之间还设置有压紧装置。使用时将碳罐电磁阀从支架套壳另一端放入支架套壳内部,使碳罐电磁阀的电插片与电插片接口配合完成,使碳罐电磁阀的进气口与进气接口配合完成后将封盖盖上,使封盖上的出气接口与碳罐电磁阀的出气口配合完成后使用压紧装置将碳罐电磁阀安装在进气歧管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压紧装置包括若干紧定螺栓、若干弹性垫片,所述的紧定螺栓贯穿支架封盖与支架套壳另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的弹性垫片设置在紧定螺栓上,所述的弹性垫片设置在支架封盖与支架套壳之间。弹性垫片可以保证紧定螺栓不容易松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碳罐电磁阀主体槽内还设置有限位凸起。碳罐电磁阀主体槽内的限位凸起可以使碳罐电磁阀放入碳罐电磁阀主体槽内时更加容易与进气口和电插片接口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出气接口上还设置有密封圈。出气接口上的密封圈可以有效防止油气渗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集成与进气歧管上的支架套壳和支架封盖形成的空间可以对碳罐电磁阀进行有效的安装。弹性垫片可以保证紧定螺栓不容易松动。碳罐电磁阀主体槽内的限位凸起可以使碳罐电磁阀放入碳罐电磁阀主体槽内时更加容易与进气口和电插片接口配合。出气接口上的密封圈可以有效防止油气渗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进气歧管,2-碳罐电磁阀固定支架,3-支架套壳,4-支架封盖,5-紧定螺栓,6-弹性垫片,7-密封圈,8-出气接口,9-限位凸起,10-电插片接口,11-进气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神通模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神通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572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