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嵌入式的卸货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56616.4 | 申请日: | 2018-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5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 发明(设计)人: | 郑焕科;傅铁威;张晶;赵兴华;鲍益波;刘江昆;范洪博;郭皓;郭立;袁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P1/00 | 分类号: | B60P1/00;B60P1/52;B62D33/03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步进电机组 滚筒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单片机电路 嵌入式 卸货 本实用新型 电路结构 电源模块 机械结构 箱体底板 侧门 可拆卸 电路结构控制 传统运输 电机推动 人力搬运 运输行业 智能调控 装卸货物 混乱度 货物 榫卯 组装 承载 滚动 供电 移动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嵌入式的卸货车装置,包括机械结构及电路结构;机械结构包括步进电机组、滚筒、箱体底板和可拆卸侧门;步进电机组与滚筒相连,电路结构控制步进电机组带动滚筒滚动,箱体底板与可拆卸侧门连接;电路结构由电源模块、单片机电路、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组成;电源模块用于给单片机电路、步进电机驱动电路、步进电机组供电;单片机电路控制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带动步进电机组运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箱体部分与嵌入式智能调控电机推动,滚筒承载移动和榫卯组装的结合,在运输行业中可广泛利用有效降低了卸货过程中货物的混乱度,解决了传统运输货物中装卸货物需要人力搬运的问题,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且安全高效,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嵌入式的卸货车装置,属于汽车装配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技术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广泛运用,人们享受着自动化技术带来的便利和高效率,更为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业化的生产和控制带来了广阔的前景。传统的运输车辆运输像砖块类货物都是货车起兜卸货,此过程易造成物件的损坏,并且增大了物件的混乱度,需要很多工人重新装入手推车才能搬运到施工点,极大浪费了人力,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的卸货车装置,以用于解决在装卸货过程中,容易造成物件损坏、物件混乱度高、人力成本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嵌入式的卸货车装置,包括机械结构及控制机构结构运动的电路结构11;
所述机械结构包括步进电机组4、滚筒5、箱体底板6和可拆卸侧门8;其中步进电机组4与滚筒5相连,电路结构11控制步进电机组4带动滚筒5滚动,箱体底板6与可拆卸侧门8连接;
所述电路结构11由电源模块1、单片机电路2、步进电机驱动电路3组成;其中电源模块1用于给单片机电路2、步进电机驱动电路3、步进电机组4供电;单片机电路2控制步进电机驱动电路3带动步进电机组4运动。
所述机械结构还包括榫卯结构7,箱体底板6通过榫卯结构7与可拆卸侧门8连接。
所述机械结构还包括拉环9,拉环9固定在车兜12内,用于控制卸货车装置不易移动。
所述机械结构还包括卡锁10,相邻两个可拆卸侧门8上部通过卡锁10锁紧固定。
所述电源模块1提供24V电压供步进电机组4使用、提供经降压电路将24V输入电压降为5V的电压供单片机电路2、步进电机驱动电路3使用,降压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电容C2、电容C3、二极管D1、电感L1、芯片MC34063、输入端口IN和输出端口OUT;输入端口与电容C1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和芯片MC34063的7号管脚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与芯片MC34063的1号、5号、6号管脚相连,芯片MC34063的2号管脚与电感L1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一端相连,芯片MC34063的3号管脚与电容C2的一端相连,芯片MC34063的4号管脚、电容C2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1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1的另一端、电阻R2的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接输出端口,芯片MC34063的8号管脚与电阻R2的另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和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单片机电路2包括包括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容C4、电容C5、电容C6、复位开关SB1、晶振Y1、单片机U1;其中单片机U1的RST管脚接电阻R4、复位开关SB1、电容C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4的另一端和复位开关SB1的另一端接5V电压;单片机U1的XTAL1接晶振Y1及电容C5的一端,单片机的XTAL2接晶振Y1的另一端及电容C6的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及电容C6的另一端相接且接地,单片机U1的VSS接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VCC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接5V的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566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