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头的散热风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56230.3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4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柯亨钊;梁盛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动一新能源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69/02 | 分类号: | A01D69/02;A01D7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鲍英彬 |
地址: | 31550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腔 挡风圈 风叶 散热风道结构 本实用新型 动力头 壳体 间隙结构 通风散热 电池腔 顶壁 内壁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头的散热风道结构,包括:壳体、风叶以及挡风圈,所述壳体包括马达腔以及电池腔,所述风叶与所述挡风圈设置在所述马达腔内,且所述风叶与所述马达腔的顶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挡风圈与所述马达腔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具有间隙结构,能够实现可靠的通风散热效果,且避免灰尘进入到壳体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园林工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动力头的散热风道结构。
背景技术
动力头是应用于割草机或者类似的工具上,用于驱动割草机底部的刀具转动,从而实现提供动力的目的。
例如一种申请号为201610418160.7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动力头,包括机壳、安装在机壳上的驱动头以及开设于机壳上的至少一个进风口,所述机壳内部开设有至少一个通风槽口,所述通风槽口与进风口形成散热风道,所述进风口进入气流后,气流流动进入至通风槽口内,再由驱动头将气流吹出机壳。
但是这种动力头里,缺少间隙结构,无法实现可靠的通风散热效果,并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在壳体内堆积灰尘,所以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动力头的散热风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动力头的散热风道结构,包括:壳体、风叶以及挡风圈,所述壳体包括马达腔以及电池腔,所述风叶与所述挡风圈设置在所述马达腔内,且所述风叶与所述马达腔的顶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挡风圈与所述马达腔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较佳的,所述马达腔内设置有马达。
较佳的,所述风叶设置在所述马达的转轴上端,且所述马达在工作时带动所述风叶转动。
较佳的,所述挡风圈套设在所述马达上,且所述挡风圈的横截面为倾斜向下的坡面状结构。
较佳的,所述第一间隙小于3mm。
较佳的,所述第二间隙小于3mm。
较佳的,所述电池腔内设置有电池包。
较佳的,所述马达腔与所述电池腔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具有间隙结构,能够实现可靠的通风散热效果,且避免灰尘进入到壳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头的散热风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壳体;110、马达腔;120、电池腔;200、风叶;300、挡风圈;400、第一间隙;500、第二间隙;600、马达;700、电池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动力头的散热风道结构,包括:壳体100、风叶200以及挡风圈300,所述壳体100包括马达腔110以及电池腔120,所述风叶200与所述挡风圈300设置在所述马达腔110内,且所述风叶200与所述马达腔110的顶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400,所述挡风圈300与所述马达腔110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500。
壳体100就是动力头的外壳,此处值得指出的是,壳体100具有上下两个腔,上腔为电池腔120,下腔为马达腔110,分别用于安装电池包700以及马达600,由于在工作时,电池腔120内的电池包700会发热,所以需要加快电池腔120内的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动一新能源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动一新能源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562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农业种植的收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秸秆收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