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耳式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53228.0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3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胡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侯艳艳 |
地址: | 266104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 支撑架 喇叭单体 短路孔 压耳 后腔 前壳 前腔 腔内 本实用新型 后壳 连通 占用 小型化设计 耳机前壳 振膜振动 后侧面 耳壳 分隔 瞬态 异响 振膜 佩戴 协调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耳式耳机,瞬态效果好,且整体尺寸小。所述压耳式耳机,包括前壳、喇叭单体和后壳,前壳和后壳围成耳机腔,喇叭单体位于耳机腔内,喇叭单体将耳机腔分隔为前腔和后腔,耳机腔内设置一支撑架,喇叭单体安装在支撑架上,支撑架上设有声短路孔,声短路孔连通前腔和后腔。本实用新型在耳机腔内设置支撑架,喇叭单体安装在该支撑架上,声短路孔设置在支撑架上连通前腔和后腔,使喇叭单体的振膜振动更协调,避免佩戴过程中振膜异响;该支撑架位于耳机前壳后侧面上,则声短路孔的设置不会占用前壳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即不会占用整个耳壳宽度方向的尺寸,有利于压耳式耳机小型化设计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耳式耳机。
背景技术
压耳式耳机在耳壳制造组装过程中,一般是用密封胶将喇叭单体封装在耳机前壳上,然后盖上后壳,喇叭单体与前壳之前形成前腔,喇叭单体与后壳之前形成后腔。
通常,为了使压耳式耳机的声音听上去更均衡,会在前腔与后腔之间增加声短路孔,使喇叭单体的振膜振动更协调,拥有更好的瞬态效果,避免佩戴过程中振膜异响。然而,设置声短路孔会降低耳机的低频响度。为了弥补设置声短路孔对耳机低频效果的影响,以让耳机拥有更好的低频效果,通常会在后壳上增设导声管。
现有技术中,设置有声短路孔和导声管的压耳式耳机的耳壳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前腔7与后腔8之间设置声短路孔1,使喇叭单体9的振膜振动更协调,声短路孔1是在前壳2上开孔,使得耳机整体宽度较大,声短路孔1处贴有适当的调音网布(Mesh)3,用以调音,防止低频损失过多;导声管(Tube)4安装在独立的后壳5上,并在后壳5上外置设置,由于该导声管4的存在,使得后壳5不能作为耳机的外观件,则会在后壳5外围增设一个外观壳6将后壳遮挡罩住,增设外观壳6相应地也会增大耳机的宽度和厚度尺寸。
然而,对于压耳式耳机,为提高佩戴舒适度和使用方便性,在设计时一般要求耳机尺寸越小越好,除去喇叭单体本身尺寸及壳体厚度,现有技术这种压耳式耳机对于声短路孔及导声管的设计均会较大程度上增加压耳式耳机的尺寸。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耳式耳机,瞬态效果好,且整体尺寸小。
为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压耳式耳机,包括前壳、喇叭单体和后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固连并围成耳机腔,所述喇叭单体位于所述耳机腔内,所述喇叭单体将所述耳机腔分隔为位于所述前壳与喇叭单体之间的前腔和位于所述喇叭单体和所述后壳之间的后腔,所述耳机腔内设置有支撑架,所述喇叭单体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声短路孔,所述声短路孔连通所述前腔和所述后腔。
所述前壳具有面向所述喇叭单体的第一侧面,所述支撑架固设在所述前壳的第一侧面上。
所述支撑架具有垂直于所述前壳的第一侧面的支柱,所述声短路孔位于所述支柱上。
所述声短路孔上覆盖有调音网布。
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前壳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压耳式耳机还包括导声管,所述导声管位于所述后腔内,且所述导声管的一端与所述压耳式耳机的外部空间连通。
所述后壳上设有导声管安装孔,所述导声管与所述压耳式耳机的外部空间连通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导声管安装孔内。
所述导声管安装孔上覆盖有调音网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耳机腔内设置一支撑架,喇叭单体安装在该支撑架上,且在该支撑架上设置声短路孔以连通耳机腔前腔的和后腔,使喇叭单体的振膜振动更协调,拥有更好的瞬态效果,避免佩戴过程中振膜异响;且声短路孔开设在喇叭单体的支撑架上,该支撑架位于耳机前壳的第一侧面上,第一侧面为面向则声短路孔的设置不会占用前壳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即不会占用整个耳壳宽度方向的尺寸,有利于压耳式耳机小型化设计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532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