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稻田生态净化的试验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52369.0 | 申请日: | 2018-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2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 发明(设计)人: | 侯毛毛;林志远;李继宇;卢昕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B11/00 | 分类号: | E02B11/00;C02F9/1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净化槽 稻田 水堤 排水口 净化 稻田生态 排水口排 稻田水 试验池 隔断 砂滤 污染物 流出 本实用新型 初步净化 砂滤层 排放 池体 排出 水样 水依 过滤 体内 采集 试验 分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稻田生态净化的试验池,包括池体和依序设置在池体内的稻田、净化槽、砂滤坡和拦水堤,稻田内的水通过第一排水口排放至净化槽内,由净化槽进行初步净化,稻田流出的水依序经过净化槽和砂滤坡的砂滤层进行过滤后,从拦水堤的第二排水口流出,而实验人员只需收集第二排水口排出的水样,再进行测定其中污染物的浓度即可,另外,为了方便对比,还可以在稻田和拦水堤之间的一侧设置对照隔断区,将稻田排出部分的水直接经由对照隔断区输送至拦水堤的第三排水口排出,然后试验人员只需通过第三排水口即可采集到未净化的稻田水,通过对比水中的污染物含量,即可简单明了的分析出有无净化措施对稻田水排放处理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稻田模拟试验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稻田生态净化的试验池。
背景技术
农业水土工程研究中,观测稻田生态净化效果是试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普遍对稻田试验池的完善不够重视,而且当前也没有较好的模拟设备供研究人员科学系统地进行模拟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集净化水样方便、操作方便、价格低廉和推广性强的稻田生态净化的试验池。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稻田生态净化的试验池,其包括池体和依序设置在池体内的稻田、净化槽、砂滤坡和拦水堤,所述稻田与净化槽相近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第一排水口,所述的砂滤坡呈梯形结构且砂滤坡的下部填充有砂滤层,所述稻田排放至净化槽内的水经过净化后,经由砂滤坡的砂滤层过滤且进入砂滤坡和拦水堤之间的间隙空间,所述的拦水堤上设置有用于砂滤坡过滤后的水排出的第二排水口。
进一步,所述净化槽的表面上设有植物净化层。
进一步,所述的稻田间隔成若干种植区域且种植区域的边缘均由混泥土浇筑隔断,所述种植区域与净化槽相近的侧面上均设有排水口。
进一步,所述稻田和拦水堤之间的一侧还设有对照隔断区,所述稻田与对照隔断区相邻侧壁上的第一排水口直接将稻田中的水排放至对照隔断区的一端,所述拦水堤对应对照隔断区另一端的设有第三排水口,并由第三排水口将对照隔断区内的水排出。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排水口上插接固定有排水管。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试验人员在进行模拟时,稻田内的水通过第一排水口排放至净化槽内,由净化槽进行初步净化,还可以通过在净化槽内设置净化植物层进行提高净化效果,稻田流出的水依序经过净化槽和砂滤坡的砂滤层进行过滤后,从拦水堤的第二排水口流出,而实验人员只需收集第二排水口排出的水样,再进行测定其中污染物的浓度即可,另外,为了方便对比,还可以在稻田和拦水堤之间的一侧设置对照隔断区,将稻田排出部分的水直接经由对照隔断区输送至拦水堤的第三排水口排出,然后试验人员只需通过第三排水口即可采集到未净化的稻田水,通过对比水中的污染物含量,即可简单明了的分析出有无净化措施对稻田水排放处理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试验池的简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池体7和依序设置在池体7内的稻田、净化槽3、砂滤坡6和拦水堤11,所述稻田与净化槽3相近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第一排水口2,所述的砂滤坡6呈梯形结构且砂滤坡6的下部填充有砂滤层4,砂滤坡6上部为泥土层41,所述稻田排放至净化槽3内的水经过净化后,经由砂滤坡6的砂滤层4过滤且进入砂滤坡6和拦水堤11之间的间隙空间,所述的拦水堤11上设置有用于砂滤坡6过滤后的水排出的第二排水口5,其中,为了提高净化槽3的净化效果,进一步,所述净化槽3的表面上设有植物净化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523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电站蜗壳混凝土保温保压系统
- 下一篇:输水明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