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讲机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52338.5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2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沈祖勇;文泰华;王向荣;郭经林;车固勇;王刚;曾福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能达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27 | 分类号: | H04B1/3827;H04B17/00;H04N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邓义华;廖苑滨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机构 第一驱动机构 成像机构 初始图像 检测装置 对讲机 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 机械自动化 垂直设置 工作效率 上下运动 输出检测 漏检率 检测 成像 输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讲机的检测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成像机构和处理器,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彼此相互垂直设置;第二驱动机构用于设置在操作台上,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二驱动机构上,且能沿第二驱动机构做直线运动;第三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一驱动机构上,且能沿第一驱动机构做直线运动;成像机构设置在第三驱动机构上,且能沿驱动机构上下运动;成像机构用于给放置在操作台上的对讲机成像,并形成初始图像,处理器能够接收初始图像,并对初始图像进行检测,并输出检测结果。采用上述检测装置能够实现机械自动化运动和检测,从而减少人力输出,降低成本;同时还可以降低漏检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讲机生产测试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对讲机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一种双向移动通信工具,在不需要任何网络支持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话,且没有话费产生,基于上述优点,对讲机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且常用于相对固定且频繁通话的场合。现有技术中的对讲机包括外壳、显示屏和按键,且显示屏和按键在使用的时候均可正常亮起,若不亮则表示该按键或显示屏损坏,需要修理。
现有技术中的对讲机在出厂之前需要检测显示屏和按键是否可以正常亮起,常用的方法是人工肉眼检测,即,在黑暗的环境下,人工使用对讲机,从而观察显示屏和按键是否发亮;这种检测方法工作量大,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生产成本,同时还可能存在漏检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对讲机的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肉眼检测工作量大,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生产成本,同时还可能存在漏检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对讲机的检测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成像机构和处理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彼此相互垂直设置;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设置在操作台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上,且能沿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做直线运动;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上,且能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做直线运动;
所述成像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上,且能沿所述驱动机构上下运动;所述成像机构用于给放置在所述操作台上的对讲机成像,并形成初始图像,所述处理器能够接收所述初始图像,并对所述初始图像进行检测,并输出检测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基座、第二动力部、第二推杆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基座用于固定设置在所述操作台上,所述第二动力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的一端,所述第二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动力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所述第二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上,且能在所述第二基座上滑动;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基座、第一动力部、第一推杆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动力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上,所述第一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动力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第一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上,且能在所述第一基座上滑动;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且能随所述第二滑块运动;
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基座、第三动力部、第三推杆和第三滑块,所述第三动力部设置在所述第三基座上,所述第三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动力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滑块连接,所述第三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三基座上,且与所述第三基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基座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上,且能随所述第一滑块一起运动;
所述成像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三滑块上,且能够随所述第三滑块一起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基座上设置凸起,所述凹槽和所述凸起配合实现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第一基座上的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板,所述第一滑块设置在所述导向板形成的空间,且与所述凸起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能达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海能达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523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手环及投影手机
- 下一篇:一种救援专用数字对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