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PLD电缆断点定位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50573.9 | 申请日: | 2018-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7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 发明(设计)人: | 冀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 脉冲发射单元 计数器单元 本实用新型 电缆断点 定位电路 模拟开关 信号隔离 整形单元 或非门 输出端 放大器 分频器单元 软硬件设计 运算放大器 计数停止 单片机 和运算 输出口 选择端 电容 数控 盲区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PLD电缆断点定位电路,它包括CPLD控制器、脉冲发射单元和信号隔离整形单元;CPLD控制器主要由分频器单元和计数器单元构成;信号隔离整形单元主要由模拟开关和运算放大器组成;脉冲发射单元主要由第一或非门、第二或非门、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电容C组成;其中,第一电阻R1的阻值为1MΩ,第二电阻R2的阻值为10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计数器单元的计数停止端相连接,脉冲发射单元的输出端与计数器单元的计数启动端相连接;模拟开关的数控选择端与单片机的输出口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检测盲区小,并且软硬件设计难度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断点检测定位电路,具体是一种适用于较长线路的电缆检测定位电路,属于检测检修仪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信电缆是信息交互的主要媒介,对通信系统的可靠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准确找到通信电缆故障发生的位置需要依靠必要的仪器设备。电缆断点定位设备是常见的检修仪器之一。
电缆断点定位设备所采用的测量原理主要有:电桥法、低压脉冲反射法和二次脉冲法。其中电桥法是60年代最早出现的智能检测方法,它利用电桥平衡原理进行检测,主要有电阻电桥、电容电桥等,在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的几天这种技术智能化程度较低下。
二次脉冲法是利用高压脉冲击穿高阻故障的瞬间给故障电缆发射低压脉冲信号,用低压脉冲短路故障波形测试电缆高阻故障,这是较为前沿的检测方法,但是电路结构比较复杂。
目前广泛采用的还是低压脉冲反射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向被测电缆发射一个低压脉冲,当脉冲信号遇到故障点时会反射一个脉冲信号,通过计算发射脉冲与反射脉的往返时间差,再结合脉冲在特定电缆中传播的波速度,便可计算出测试点与故障点之间的粗略距离,实现故障断点的初步定位。
低压脉冲反射法中,发射脉冲应当具有适合的脉冲宽度t,那么如果发射脉冲的脉冲宽度t大于低压电脉冲在被测电缆中的往返时间(也即是在t时间内反射波已经到达发出发射波的测试点位置)那么发射波将与反射波重叠,无法区分出来,单片机等智能处理器便无法进行检测定位,出现了测量盲区。例如发射波的脉冲宽度t为0.5μs,而低压脉冲信号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为160m/μs,那么测量盲区就是40m,低压脉冲信号只需要0.5μs即可在被测电缆中跑一个来回,反射波到达测试点,两个脉冲信号重叠在一起,测试无法得出结果。因此为了提高检测适应性,应当适度降低发射信号的脉冲宽度。
而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基本数字模块实现的脉冲发生电路的脉冲宽度大多为μs级,难以适应检测盲区要求小的设计,为了得到更窄脉冲发射信号往往采用FPGA等高速处理器通过复杂算法实现,但是这必然导致系统软硬件设计难度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盲区小,并且软硬件设计难度小的电缆断点定位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CPLD电缆断点定位电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CPLD控制器、脉冲发射单元和信号隔离整形单元;
所述CPLD控制器主要由分频器单元和计数器单元构成;
所述信号隔离整形单元主要由模拟开关和运算放大器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未经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505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