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夹持体的防滑直螺纹连接套筒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9973.8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9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袁幸朝;梁涛;熊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王沙沙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套管 本实用新型 夹持体 直螺纹 沉头螺纹孔 连接套筒 防滑 沉头螺栓 挤压连接 连接接头 连接特性 圆筒形夹 轴心平行 综合性能 防滑性 螺旋形 限位环 螺纹 延伸 持体 环向 夹持 肋筋 内孔 通槽 轴向 装配 平行 垂直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夹持体的防滑直螺纹连接套筒,包括内孔设有螺纹的连接套管,连接套管的横截面为具有两个平行切面的椭圆形;连接套管的圆弧面上设有多个与其轴心平行的凹槽;连接套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环向向外延伸的限位环;连接套管的两端还设有轴向向外延伸的圆筒形夹持体,夹持体上设有螺旋形的通槽。所述连接套管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一个沉头螺纹孔,沉头螺纹孔内装配有沉头螺栓。所述夹持体内设有多根垂直于其轴心的肋筋。本实用新型将直螺纹连接接头和挤压连接接头组合到一起,使其具有更可靠的连接特性;连接套管上设有凹槽使其防滑性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综合性能,使其适用性得到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筋连接套筒,具体涉及到一种具有夹持体的防滑直螺纹连接套筒。
背景技术
在建筑行业中,传统的钢筋连接方式包括搭接连接和焊接连接。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搭接连接已不适用于大规格尺寸的钢筋,焊接连接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由钢筋材质不稳定导致的可焊性差、电源不稳定、焊工水平较差、工期紧、电容量不够等情况,均使焊接质量得不到保证。钢筋机械连接是一项新型钢筋连接方式,被称为继搭接、焊接之后的“第三代钢筋接头”,具有接头强度高于钢筋母材、连接速度快、无污染、节省钢材等显著优点。
目前常用的钢筋机械连接接头主要为套筒挤压连接接头、锥螺纹连接接头和直螺纹连接接头。套筒挤压连接接头是通过挤压力使连接套筒塑性变形与带肋钢筋紧密咬合形成的接头,在我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锥螺纹连接接头是通过钢筋端头特制的锥形螺纹和连接件锥形螺纹咬合形成的接头,由于其具有施工速度快、接头成本低的特点,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推广以来也得到了较大范围的推广使用。但由于其质量不够稳定,逐渐被直螺纹连接接头所代替。直螺纹连接接头稳定可靠、连接强度高,可与套筒挤压连接接头相媲美,而且又具有锥螺纹接头施工方便、速度快的特点,因此,直螺纹连接技术的出现给钢筋连接技术带来了质的飞跃。
直螺纹连接接头的安装过程中,需要将管钳等拧紧工具套在连接套筒上,但由于连接套筒的表面为完整的圆弧性,导致管钳很容易打滑。在某些高强度的钢筋连接中,直螺纹连接接头的质量仍然有欠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夹持体的防滑直螺纹连接套筒,用以解决现有直螺纹连接接头易打滑、连接不够牢固等缺陷,提高直螺纹连接接头的适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夹持体的防滑直螺纹连接套筒,包括内孔设有螺纹的连接套管,连接套管的横截面为具有两个平行切面的椭圆形;连接套管的圆弧面上设有多个与其轴心平行的凹槽;连接套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环向向外延伸的限位环;连接套管的两端还设有轴向向外延伸的圆筒形夹持体,夹持体上设有螺旋形的通槽。
根据上述方案,所述连接套管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一个沉头螺纹孔,沉头螺纹孔内装配有沉头螺栓。
根据上述方案,所述夹持体内设有多根垂直于其轴心的肋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直螺纹连接接头和挤压连接接头组合到一起,使其具有更可靠的连接特性;连接套管上设有凹槽使其防滑性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综合性能,使其适用性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切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图中各标号的释义为:1-连接套管,2-夹持体,3-限位环,4-肋筋,5-沉头螺纹孔,6-沉头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99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