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阴极保护测试桩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8601.3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6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雨;王良军;梁强;刘新凌;王珏;安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3/22 | 分类号: | C23F1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518034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阴极保护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保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直立操作且操作空间大的阴极保护测试桩。
背景技术
传统的测试桩为空心的管状结构,测试桩门位于桩体中部,接线板位于桩门内,受管状结构限制,操作空间有限;测试桩门与桩体采用螺栓连接或铰链连接,在锈蚀后难以打开,或出现锈断脱落;内部的接线板一般都不做标识,随着腐蚀环境的日益复杂,测试桩内的线缆也会越来越多,没有统一标识会降低工作效率且容易出错。
另外,常规的测试桩多为碳钢材质,少数为水泥材质,碳钢材质的测试桩在某些环境下会加快腐蚀进度,需要经常涂覆防腐或更换新桩,还易引起失窃。而水泥材质的测试桩则过于笨重,安装困难,尤其是山区等环境几乎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以直立操作且操作空间大的阴极保护测试桩。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阴极保护测试桩,包括:
桩体,包括由玻璃钢制成的空心管体的主体,安装在主体的一端以固定主体的底座,和安装在主体的另一端以封闭该端开口且可活动开合的桩盖;
接线板,安装在所述主体靠近所述桩盖的一端内,包括绝缘座,和安装在绝缘座上以固定接线柱的跨接片,所述绝缘座上设置有供线缆穿过的穿线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为圆形的板状结构,在中心处设置有容纳并固定所述主体的空心卡槽,所述空心卡槽包括向所述主体安装方向凸出以套在所述主体端部外圆周上的箍套,和与所述主体的端部接触以限制所述主体穿过所述空心卡槽的挡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座为直角弯折结构,其通过弯折的一侧边固定在所述主体的内部侧壁上,另一弯折的侧边垂直的位于所述主体内部的通道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穿线孔设置在所述绝缘座位于所述主体内部通道的侧边上,所述跨接片有两块且分别安装在所述穿线孔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跨接片为两端分别呈半圆形状的条状结构,其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绝缘座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与所述桩盖连接的一端为倾斜的斜面,安装后的所述绝缘座位于所述主体通道内的侧边底于斜面的最底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斜面的上方起点位于所述主体的端部的两个相对侧边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为矩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桩盖通过合叶或销轴与所述主体活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桩盖朝向所述主体的一面设置有标识接线柱性质的标识区,远离所述主体的一面上设置有反光标识。
本实用新型方便维护人员站立操作,接线板直接安装在主体的端口处,打开桩盖后即可直接对接线板进行操作,可以增大操作空间和视野,大大方便维护人员的检测效率并减少劳动强度。
本实施中的桩体采用玻璃钢制作,可以做防紫外线老化处理,寿命长、轻便易安装,能够解决桩体锈蚀失效、维护工作量大、安装困难、易失窃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测试桩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绝缘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跨接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阴极保护测试桩100一般性地包括桩体10和用于连接线缆的接线板20。
该桩体10包括由玻璃钢制成的空心管状结构的主体11,在主体11的一端安装有方便主体11固定的底座12,在主体11的另一端安装有封闭该端开口且可活动开合的桩盖(图中未示出)。
该接线板20安装在主体11靠近桩盖的一端内,包括与主体11固定的绝缘座21,和安装在绝缘座21上以固定接线柱的跨接片22,在绝缘座21上设置有供线缆穿过的穿线孔212。
在使用时,将主体11安装底座12的一端埋于地下,地面上预留与操作人身高相对应的高度,接线板20安装在主体11位于地面一端的端口处,打开桩盖即可对接线板20进行操作。本实施方式方便维护人员站立操作,接线板20直接安装在主体11的端口处,打开桩盖后即可直接对接线板20进行操作,可以增大操作空间和视野,大大方便维护人员的检测效率并减少劳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86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