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馈敲打力度轻重的哑鼓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47170.9 | 申请日: | 2018-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9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迪 |
| 主分类号: | G10D13/02 | 分类号: | G10D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高江玲 |
| 地址: | 5551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垫板 敲打 本实用新型 发声腔 发声座 适配 开口向下 反馈 连接件 下端面 支撑垫 发声 球体 竖直 直观 练习 帮助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馈敲打力度轻重的哑鼓,包括发声座(1)和支撑垫(2);所述发声座(1)的下端面设有开口向下的凹槽(100),所述凹槽(100)的顶部设有与凹槽(100)形状相适配的第一垫板(110),所述第一垫板(110)的下方设有与凹槽(100)形状相适配的第二垫板(120),其中第一垫板(110)与第二垫板(120)在竖直方向上通过连接件连接,并且第一垫板(110)与第二垫板(120)之间形成发声腔,所述发声腔内设有数个球体(130);人们即可通过敲打本实用新型练习手工,又可以在敲打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通过本实用新型发声,直观的了解到手在敲打过程中产生的力度轻重,帮助人们更好的掌握敲打力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乐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馈敲打力度轻重的哑鼓。
背景技术
军鼓又称小军鼓,“小鼓”,在各类乐队中与大鼓的重要性相同,常与大鼓同时使用。但军鼓不像大鼓那样用来加强强拍,而是在弱拍上敲击细小的节奏,以调和音色,增强乐曲的节奏感。军鼓的音响穿透力强,力度变化大,还可以通过在鼓面上盖绒布,或使用不同硬度的鼓槌来改变音色,能奏出各种气氛,表现力非常丰富。属双面膜鸣乐器,无固定音高,但发音频率高于大鼓。音色清晰、明快,并伴有沙沙的声音,别具特色。双槌迅速地交替敲击,发出颗粒清晰的音响,各种处理效果(如轻、重、缓、急的区别)可以表达出不同的音乐情绪。
很多人一开始在学习军鼓时,都是通过哑鼓来练习敲打频率,掌握身体的平衡性,但是,所谓的哑鼓就是一块橡胶板,它只能练习一些军鼓的基本技巧,架子鼓的手脚配合是不能练的,另外哑鼓的触感跟鼓皮毕竟是不一样的,所以哑鼓只是一个练手功的器械。由于哑鼓的构造简单,发出的声音较小,人们在哑鼓上练习时,仅可以通过感觉来了解手在敲打中产生的力度轻重,无法直接通过打击产生的声音获得直观反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馈敲打力度轻重的哑鼓,人们即可通过敲打本实用新型练习手工,又可以在敲打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通过本实用新型发声,直观的了解到手在敲打过程中产生的力度轻重,帮助人们更好的掌握敲打力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馈敲打力度轻重的哑鼓,包括发声座和支撑垫;
所述发声座的下端面设有开口向下的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部设有与凹槽形状相适配的第一垫板,所述第一垫板的下方设有与凹槽形状相适配的第二垫板,其中第一垫板与第二垫板在竖直方向上通过连接件连接,并且第一垫板与第二垫板之间形成发声腔,所述发声腔内设有数个球体;
所述支撑垫贴合设置在发声座的下端面,当发声座的下端面平铺放置时,支撑垫与发声座之间形成与所述凹槽相互连接的发声通道。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发声腔内设置数个球体,当人们通过鼓棍敲打发声座时,发声座产生振动并带动盒子中的球体共振发声,并且球体在受到震动时还会相互撞击并发出声音。由于发声通道的存在,使的球体共振或者相互撞击发出的声音可以沿着发声通道向外传播,人们在敲打发生座时,可以根据发声座发出的声音大小,直观的了解到手在敲打发生座打产生的力度轻重,帮助人们更好的掌握敲打力度。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包括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所述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形状相同且相对于发声座的中心处左右对称设置,并且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均呈半月形,同时第一支撑垫的右端设有与所述凹槽的左端相适配的第一凹陷部,第二支撑垫的左端设有与所述凹槽的右端相适配的第二凹陷部,当发声座的下端面平铺放置时,第一支撑垫的左端、第二支撑垫的右端和所述发声座的下端面形成所述发声通道。
通过设置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可以方便让发声座更好的放置在其他空间上,并且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呈半月形更加美观,而且第一支撑垫、第二支撑垫和发声座的下端面形成所述发声通道则用于向外传播球体共振和撞击发生的声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迪,未经张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71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