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土流失用透水复合墙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6730.9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84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苏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墨刻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袁步兰 |
地址: | 201399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水 透水基层 上表面 透水层 找平层 复合墙 孔道表面 下表面 孔道 水管 水土流失 本实用新型 水基层 透水性 圆台形 底面 排布 通透 吸水 下端 预埋 基层 相通 堵塞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水土流失用透水复合墙,包括透水层、透水找平层、透水基层、透水底基层和透水水管,透水层底面与透水找平层上表面相连接,透水找平层的下表面与透水基层的上表面相连接;透水基层的下表面与透水底基层相连接;透水水管设于透水基层内,透水层的上表面排布有多条用于吸水的孔隙,孔隙的下端设有与孔隙相通的圆台形孔道,孔道预埋于透水层与透水找平层之间,孔道表面较小的一端与孔隙相连接,孔道表面较大的一端连通透水基层的上表面,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的透水复合墙存在容易堵塞,透水性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色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土流失用透水复合墙。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措施是对路面进行透水铺装,其直接目的在于收集利用雨水、减少洪涝灾害以及尽量收集底面雨水,防止水土流失。从城市建设理念来讲,这其实是对城市公共设施、生态系统的改造和升级,是着眼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规划布局。
近年来,城市内涝已经成为我国大中型城市发展面临的重大安全隐患,传统的海绵城市用的砖墙,十分容易堵塞,存在透水性差甚至不透水的问题,给城市水文生态和和气候环境带来了显著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水土流失用透水复合墙,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的透水复合墙存在容易堵塞,透水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水土流失用透水复合墙,包括透水层、透水找平层、透水基层、透水底基层和透水水管;其中,所述透水层底面与所述透水找平层上表面相连接;所述透水找平层的下表面与所述透水基层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基层的下表面与所述透水底基层相连接;所述透水水管设于所述透水基层内;
所述透水层的上表面排布有多条用于吸水的孔隙,所述孔隙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孔隙相通的圆台形孔道,所述孔道预埋于所述透水层与所述透水找平层之间;所述孔道表面较小的一端与所述孔隙相连接,所述孔道表面较大的一端连通所述透水基层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透水基层包括细沙层、粗砂层和透水土工布;所述粗砂层设于所述细沙层上端;所述透水土工布包裹于所述粗砂层与细沙层外圈。
优选的,所述孔隙以十字交叉的形势排布,且每个交叉点的下端均对应设有所述孔道。
优选的,所述孔隙的孔径大于等于0.7微米,小于等于40微米。
优选的,所述孔道的宽度为大于等于0.05毫米,小于等于2毫米。
优选的,所述透水层的孔隙率大于等于25%,小于等于48%。
优选的,所述透水找平层厚度大于等于1毫米,小于等于20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之处在于:地表上的水先通过透水层上表面的孔隙再通过通孔穿过透水找平层流入透水基层进行过滤,在入水量小时,水自然渗透到泥土内,防止水土流失,在雨量大时,大部分的水透入透水水管流入市政管网,避免因渗透率地下,导致内涝等现象。
地表水先经过孔隙的过滤再流入通孔;孔隙的孔径相对较小,体积较大的杂物挡在孔隙外,当有体积略小的杂物进入孔隙内,孔道为圆台形,下端口径大于上端口径,因此,杂物也可以顺利的随着水流的流动自然下渗入泥土中,避免透水层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防水土流失用透水复合墙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孔隙与孔道的连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墨刻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墨刻景观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67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沥青路面的双腔相变微胶囊